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3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1176.doc免费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3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1176.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3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3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字写在下面田字格中,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在人们翘首以盼中,泰州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了。一座造型优美、气势huīhóng、世界首创的三塔悬索桥矗立江上,把泰州和镇江、常州联成一体,tiānqiàn变通途!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 C.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D.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泰州“最美教师”杨向明被追授“江苏好人”,他的事迹可歌可泣。 B.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不法商贩东山再起。 C.莘莘学子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D.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因地制宜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共8分,每空1分) ①奇文共欣赏,。②,必先利其器。 ③山舞银蛇,,欲与天公试比高。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 ⑤《红楼梦》中林黛玉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来感慨自己的命运,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却以“,”为喻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⑥“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发诗人的乡愁情感,写出连续两句写乡愁的句子:, 5.名著阅读。(6分) 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去散步。他屡次问我,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告诉他说快了。那两个姑娘一到接见的日子就来看他。现在我明白他疼痛的时候为什么不呻吟的道理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呻吟时,他回答说:“您读读《牛虻》,就明白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①选文中“两个姑娘”,其中一个指的是(填人名),另一个指的是塔季亚娜。(1分) ②在保尔#183;柯察金看来,小说《牛虻》能让他不呻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孙悟空曾变成西瓜、红桃儿等物钻进妖精的肚子里。试简述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 6.专题与实践(8分) 【活动一绘鸟】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一期“爱鸟”专刊,请你为这期黑板报拟写两个栏目名称。(栏目名不超过6字)(2分) ①② 【活动二赞鸟】班上要组织以“处处闻啼鸟”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有文采的开场白。(2分) 【活动三品鸟】鸟是林音的“歌手”、云间的“花朵”、美丽的“宠儿”、春天的“使者”。鸟常常成为作者感情的寄托。请分别说说下列诗句中鸟寄托的主要情感。(4分) ①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闻雁》 ②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池鹤》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古诗词阅读(6分) 天净沙#183;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7(1)(1分)曲中使萧瑟画面变为活跃的过渡句子是。 (2)(3分)分析曲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2分)细读全曲,分析曲中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 (二)阅读文言文《牧竖捕狼》,回答8~11题。(共14分)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 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相去数十步:_____________②狼辍声四顾:_______________ ③乃舍此趋彼:_____________④气绝身亡:_______________ (2)和“久之不动”一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2分) A.又转奔之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C.至之市D.乃记之而去 9.划分句子的停顿(两处)(2分)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10.翻译句子:(4分) ①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②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出自《晏子使楚》) 11.读完全文,结合下面材料链接,说说你得到的启示(不少于两点)(2分) 【连接材料】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凹凸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