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国玉器制造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史记·货殖列传》称中山之地“作巧奸冶”、“多美物”。中山国王及其家族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证明所言非虚。《礼记·玉藻》云: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佩玉制度深入人心,人人以玉为贵。战国中山国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受到中原玉文化的影响,中山国的制玉业发展迅速,并取得巨大成就,从中山国出土的玉器数量上可见一斑。
龙形青玉佩
中山国战国早期的墓葬,从出土的青铜器看应属较高等级的墓葬,但仅出土一些玛瑙制品和绿松石珠。战国中期中山古城已经有了大规模的制玉手工业作坊。中山国王墓及其家族墓,出土了玉器达3000件,占全部出土文物的1/6。玉器数量之多在战国墓发掘中实数罕见。这批玉器种类齐全,礼仪用玉、装饰用玉、丧葬用玉应有尽有;制作精细,透雕、浮雕、浅浮雕、阴刻等各种工艺综合运用;装饰纹样繁多,既有中原流行的云纹、谷纹,又有具有中山国特色的螭纹、斜格纹。这些玉器与中原诸国的玉器相比毫不逊色。
礼仪用玉--- 龙耳谷纹玉系璧
装饰用玉---四凤佩
丧葬用玉
一、战国中山国制玉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应在于如下一些原因。
首先是受到中原玉文化和玉工艺的影响。玉器是有着特殊文化内涵的器物,它的器类、形制、装饰无一不与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紧密联系。玉器在中原文化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商周时代,玉器是为礼制服务的,春秋战国时期,玉器被儒家赋予了种种道德文化内涵。中山国制玉业发展与中山国的华夏化进程是同步的。中山国战国早期的墓葬所表现出来的少数民族特征很明显,华夏化程度不深,几乎没有真正的玉制品。但他们深入燕赵之地,拓地建国,很快便被周围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征服,到了战国中期已经基本中原化。 中山国十分推崇儒学,中山三器铭文中大多数是属于儒家的语言,在当时甚至出现了“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的情形,可见中山国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之深。这样的文化氛围自然会成为制玉手工业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中山王墓所出土的精美玉器正是此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此外,中原有悠久的制玉史,到战国时期已有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许多先进的制玉工艺。中山国工匠学习了这些工艺,应用到本国玉器制作中去,使中山国制玉业迅速发展起来。
夔龙饰青玉环
中山三器及圆壶拓片
其次,中山国制玉业发展有其客观有利条件。中山地区乃产玉之地,且各处所产玉石品种丰富。《中国古今玉石产地名录》中列举了400余处古今玉石产地,其中在今河北省境内的有20处,仅中山国境内就有8处,分别是:平山(蓝宝石、方解石)、满城(玉、方解石)、曲阳(汉白玉、曲阳玉)、太行山(玉)、获鹿(汉白玉、墨玉)、灵寿(刚玉)、正定(解玉砂)、井陉(玉)。中山国冶金业高度发展,对制玉作业也有一定影响。玉的切割需要硬度很大的工具,冶金业可为之提供金属工具;中山国玉器中大量精美的镂雕工艺,也与铁器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丰富多彩的青铜装饰工艺也可为制玉业所借鉴。
中山国疆域图
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铸铁大盆
墨书双龙佩
最后,商品经济发展对制玉业起了促进作用。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原料来源。中山国王墓和家族墓出土的玉器,其材料来自许多不同的地方。地质博物馆、北京市玉器厂以及有关单位初步鉴定,均认为其中有新疆产子玉、辽宁岫岩玉、河南南阳地区产的独山玉及河北张家口北部新河地区玛瑙。各地的玉材通过贸易成为中山国制玉业的重要原料。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玉器普及到市庶,从而促进制玉业生产规模扩大。战国时期“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这些儒家说法被普遍接受,全社会无不以玉为尊,视玉为宝,玉器表现出一定的普及倾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过去不鬻于市的珠宝玉器通过市场流通到平民百姓手中。灵寿城址岗北村平民的族葬墓地中就出土有小型的玉璧、玉环。社会需求的增长、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制玉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玛瑙串珠
二、中山国玉器的特点
中山国的玉器受中原的影响,在器类形制上,与中原诸国无较大差异,但也有独具特色的地方。
1、玉璧,这是中山王厝墓出土礼玉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虽然由于被盗,仅存九件,但也可看出素面璧、云纹、谷纹等非出廓璧,这些战国时玉璧的基本形式在中山国都已存在。透雕螭纹玉璧是中山国很有特色的一件出廓璧。此璧的肉质处镂雕两个大小不等的卧蚕纹瑷相套,两瑷间有镂雕的若干条龙连接问一体。其中外瑷之处有镂雕一或两组双身龙或蛇。这种形象在战国玉器中极为罕见。
透雕螭纹玉璧
2、玉佩,中山王墓出土的玉佩,龙形佩居多,龙的形态各异,与中原出土的龙形佩差别不大。战国时期中原少见虎形佩,中山国出土比较多,有的蜷曲、有的生翼,有的无足无尾。此外,中山国还出土有虺形佩、鱼形佩、羊角佩,这些形象的玉佩是中山国特有的,反映出中山国作为戎狄建立的国家所具有的某种文化因素。
虎形佩
3、玉饰片,中山国葬玉中的玉饰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病历书写规范版2025.pptx
- 铃木船外机 DF325A 350A 中文维修手册.pdf
- 八年级初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年天津卷高考试题(含答案)(精校版).docx VIP
- 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工艺PPT.ppt VIP
- 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docx VIP
- YYT 0292.1-2020 医用诊断 射线辐射防护器具 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docx VIP
- CRM二期-高阶蓝图规划 V0.98-德邦物流.pptx VIP
- 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docx VIP
- 教育培训机构劳动合同范文(合同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