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附1 敦煌莫高窟.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王 盛唐 45窟 西龛内北侧 高179厘米 力士 盛唐 194窟 西龛外北侧 高146厘米 二、唐代后期的莫高窟艺术 河西地区于建中二年(781年)开始为吐藩所统治。此后经历共一百二十六年。其间吐蕃统治六十七年(习称中唐),张议潮家族统治五十七年(习称晚唐)。 1、吐蕃时期——中唐 吐蕃时期的洞窟形制主要有三种:一种为殿堂式,是吐蕃时期的主要窟形,分前后室。后室(主室)平面成方形,覆斗顶,继承了盛唐的遗制;另一种为涅槃窟,平面呈横长方形,盝形项,正壁下为通壁宽的佛床,佛床上塑卧佛;还有一种为隧道窟,平面也大体呈横长方形,圆券顶,正壁下有佛床,佛床后凿通与人等高的隧道,供佛徒们围绕念经礼佛。后两种形制的洞窟为数很少,但都是大型洞窟。 吐蕃时期的彩塑,承袭唐代前期内容,有释迦像、三世佛、七世佛,有以佛为中心并与两侧的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组成的群像,还有巨大的涅槃像。 涅槃佛头部 吐蕃时期 158窟 西壁前佛龛上 15.8米 菩萨像的造型继承了盛唐面相丰腴、曲眉秀目的传统,肤色莹白,亭享玉立,逐渐摆脱了体态作“S”形扭曲的影响,而在典雅含蓄的动态中表现了自然和谐的美。 菩萨 吐蕃时期 159窟 西龛内北侧 高137厘米 发髻高耸、面庞略方,长眉高吊,特别是眼角上翘,是吐蕃时期菩萨面相上的一大特点。在人物造型和赋色等方面,出现了清新淡雅的风格。 菩萨 吐蕃时期 159窟 西龛内南侧 高137厘米 2、张议潮家族时期——晚唐 这一时期的彩塑,大体继承了吐蕃时期的题材和风格。龛内塑像多为小型,一铺七身或九身。而中心佛坛上的塑像,规模则超过吐蕃时期。 菩萨 晚唐 196窟 佛坛北侧 高274厘米 高僧塑像始于张议潮时期,是晚唐彩塑的新题材。 洪 像 洪 像 晚唐 17窟 北壁前 高94厘米 身披通肩田相 袈裟作禅定状。 面相饱满,额前和眼角有线条皱纹。眼神含蓄。 第四章 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主要包括了敦煌、安西两县境内的石窟。这一带石窟很多,其中重要的有三处:敦煌县的西千佛洞、莫高窟和安西县的榆林窟。 敦煌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现存最早洞窟的时间相当于北凉,以后又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清等朝代。 莫高窟唐代彩塑 一、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 唐代前期是敦煌莫高窟造窟最多的时代,现存洞窟一百二十七个。这些洞窟,同中原地区的寺院一样,体现了大乘佛教思想。 洞窟一般都有前后室。 前室平面多为横长方形,室外多有木构修筑。 石窟后室(主室)平面呈方形,覆斗藻井窟 顶,室内有宽敞的活动空间,供巡礼、瞻仰、参拜和斋会,即所谓“殿堂式”,或称“覆斗顶式”。 整铺的群像是彩塑的主要形式,有说法相和涅槃像。 说法相以佛为中心,按身分等级侍列成对的弟子、菩萨、天王、力土以及胡跪的供养菩萨。一铺像少则七身,多则十余身。龛内壁画往往作为塑像的补充。 主尊佛像的坐式,一般为结跏趺坐或善跏趺坐。 弟子塑像,庄重达练的老迦叶与聪敏睿智的小阿难,性格的对比更加鲜明。 菩萨塑像可分两类。一类是出现于唐初,多少还保留着隋末的余风,体态修长、亭亭玉立,璎珞严身,长裙覆脚,神情庄重。 另一类菩萨面相丰腴,长眉入鬓,肌肤洁白如玉,身姿婀娜,体态呈“S”形扭曲,神情温婉而抚媚,有如贵妇人的仪态,这一类都是盛唐作品。 唐代前期的天王塑像,有西域式的形象,高鼻大眼、八字胡、顶盔贯甲。 也有来自中原的形式,如盛唐第46窟天王,头顶束髻,身穿光彩耀目的金甲,攥拳怒目,气势威猛。被天王踏在脚下的恶鬼,往往变形巧妙,粗短有力。 除群像塑造方面的成就之外,唐代前期莫高窟彩塑的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巨型佛像的出现。 北大像和南大像 佛头部 盛唐 130窟 西壁前 此佛即南大像,高达26米,头部高达7米。 在面部五官的处理上,强调了眉弓、眼睑、鼻翼、唇缘、耳轮等转折面和眼睑内侧的斜面深度,以及唇缘上侧明显的过渡面。在来自头部对面的明窗的自然光线 映照下,产生眼睑内侧浓重的投影和唇缘一道明亮的高光。使整个面部五官的线条 更加清晰明快。 敦煌艺术造型上的一个特点是菩萨形象的世俗化和女性化。 武周时期雕塑艺术精雕细刻,追求质感,对 外在形式的刻意求工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到盛 唐时期,敦煌彩塑已经对表面华丽、精致、意 态冰凉的偶像感到不足,要求雕塑匠师们在完 美形式里表达更多的可以令人思索的内在含 义。 阿难 盛唐 45窟 西龛内南侧 高176厘米 迦叶 盛唐 45窟 西龛内北侧 高172厘米

文档评论(0)

qingfengxu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来源于网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