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精品文档 . 2016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PAGE # / 12 《爱弥儿》读后感范文 5 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 一篇文章, 一段话,几句名言, 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 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 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收集 整理的《爱弥儿》读后感范文 5 篇,欢迎借鉴参考。 《爱弥儿》读后感范文 5 篇 ( 一) 《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 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 “出 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 变坏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资料和方法,顺应儿童 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卢梭让爱弥儿从游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处在这 一阶段的儿童,需要的是感官体验带来的欢乐,游戏便是实 现这一欢乐再好但是的手段了。我国伟大的作家鲁迅说过, 游戏是孩子最正当但是的行为,在这点上我跟卢梭的看法是 吻合的,卢梭也认为一个孩子就应透过游戏持续着活泼的性 格。 但是,我们此刻的家庭教育,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 女成凤”的愿望过于迫切,要自己的孩子在尽可能比别人少 的时间里完成比别人更多的知识的学习,占用了孩子大部分 游戏时间。我们学校的教育,无论是高中教育、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甚至幼儿园教育,似乎就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 迎合社会、家长的一时之需。 卢梭的《爱弥尔》 ,能够看作是一部对人性的教育。人 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向以来我坚信:人理解教育的目的 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幸福。贯穿卢梭论教育的是“自然教育” 的观点,即按照儿童的自然天性进行教育。我们不妨将卢梭 的“自然教育”拿来使用,让孩子顺从“自然”的发展,不 要让他们过早地明白与他们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让他们尽 情地游戏,这样才能到达需要和供给的平衡,才是自然地发 展。 我发现此刻的家长似乎把学习成绩认为是与孩子唯一 有联系的事情, “其它的事你就别担心、别操心” ,但孩子们 真正就应得到的是什么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 是不够的。就应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 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无论在 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够生活。 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 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 我们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生活得最有好处的人,并不就 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虽然年满 百岁才寿终而死,也等于他一生下来就丧了命,如果他一向 到临死的那一刻都过的是最没有好处的生活的话,他还不如 在年轻的时候就走进坟墓好哩。 教会学生去体会生活,去思考,去发现美,去审视丑, 能够透过思考发现活着的价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即 使他将来做铁匠,也要是一位能够理性思考的铁匠。我想这 才是我们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就 应从我做起,从这天做起,摒弃传统观念,顶住“外行”的 压力,冲破看人、用人的牢笼,以人为本,充分挖掘每个学 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样,教育 就会真正成功,的教育才会立于东方不败之地。 《爱弥儿》读后感范文 5 篇 ( 二) 《爱弥儿》 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哲学家、 教育家、 文学家卢梭所著的一部关于教育的名著,主要记叙了一名虚 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的人生经历,把他从出生到成年各 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教育经历等从客观的 角度记录下来,是一部值得珍藏在心中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值得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阅读的经典。 “当一个孩子希望得到他所看见的东西的和别人准备拿 给他的东西时,最好还是把他抱到他想得到的东西那里,而 不要把东西拿过来给他。 ”这是整本书中让我触动的第一句 话。教育应该是让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人, 不管是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教育都应该是长远的、可持 续的,孩子将来必定要独立面对生活,因此,孩子从小不能 过于娇惯,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养成是他们将来耐以生存的根 本。孩子虽然还不理解什么是依靠,什么是独立自主,但是 孩子可以从潜意识里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娇 生惯养,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帮忙解决,那么他成长的过程中 必然会受到“长远”的影响,长大后遇到困难也没有勇敢面 对的勇气 ; 反之,如果父母从小让孩子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 孩子长大后遇到事情不会第一个想到求助,而是独立面对, 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加迷人的魅力,他们善于运 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善于巧妙的将生活安排妥当,即 使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也不容易被击倒。书中, 另一句话也有

文档评论(0)

梦幻飞迷04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