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概论2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 - 第2课.pptVIP

急诊医学概论2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 - 第2课.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A. 瑞典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1990~2005年11275例院前SCA,其中: 接受传统CPR 8209例 仅接受胸外按压(Hands-Only)CPR 1145例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6) 研究结果:随访1个月,两组存活率分别为7.2%和6.7% (P0.05) 有关非专业施救者的问题(4) * B. 日本的SOS-KANTO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共纳入4068例院前SCA 第1组439例患者仅接受目击者胸外按压 第2组712例患者接受传统CPR 第3 组2917例患者未接受目击者任何救助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7) 研究结果 第1组与第2组的神经预后明显优于第3组(P=0.0001) 窒息性心脏骤停者、具有可除颤心律者、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内开始复苏者,这3个亚组中仅进行Hands-Only CPR者的神经预后更佳,且有统计学意义 有关非专业施救者的问题(5) * 4.对心脏骤停患者的判断,从流程中去除了“看、听和感觉呼吸” 5.对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喘息)的患者即应启动急救系统,以免延误最佳抢救时机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8) 有关非专业施救者的问题(6) * 针对专业施救者的主要问题(1) 部分患者在心脏骤停前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抽搐或濒死喘息,导致急救人员判断困难,延误抢救时机 对急救人员应进行专门培训以加强对心脏骤停不典型表现的识别能力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9) * 心脏骤停患者无血压或血压低,检查脉搏花费较长时间,延误胸外按压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10) 2010年新指南继续强调 非专业人员发现成人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即可假定为心脏骤停而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无需检查脉搏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s,如果在该时间段内无法感觉到明显脉搏,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程序 针对专业施救者的主要问题(2) * 优化心肺复苏程序,根据患者最有可能的病因采取施救行动,适当调整心肺复苏程序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11) 针对专业施救者的主要问题(3) * 低温治疗 2002年NEJM发表两项临床研究证明:低温可明显改善复苏后神经功能 2005年指南中明确推荐亚低温 2010版指南进一步认可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12) 针对专业施救者的主要问题(4) * 但是,目前低温治疗领域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① 全身性低温还是选择性头部低温? 目前主要侧重于全身性降温,由于大脑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极为有限,因此,应首先考虑头部降温 ② 低温治疗开始的时机? 目前欧洲通常采用的模式是复苏成功30min后开始全身性低温治疗,但考虑到大脑神经细胞的易损性,专家共识认为,低温治疗宜在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时进行;日本最新的一项动物研究显示,CPR期间采用体内低温的措施可减少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预后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13) 针对专业施救者的主要问题(5) * ③ 低温持续时间以多长为宜? 目前关于低温治疗持续时间没有统一意见,欧洲研究采用12~24h低温治疗。但这是否是低温治疗最佳时间尚未可知 ④ 低温治疗最佳温度? 目前采用32~34℃ ⑤ 低温治疗后的复温——速度、方式及手段? 低温治疗后的复温治疗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⑥ 低温治疗的并发症? 寒战、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血液黏滞度增加、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等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14) 针对专业施救者的主要问题(6) * 给药途径 ①外周静脉通路:不需要中断CPR,简便易行,但骤停者外周静脉塌陷增加了穿刺难度,可能会延误给药时机且增加医患矛盾 ②骨内通路:2005年复苏指南认为血管内或骨内通路优于气管内给药,对于6岁以上的患者如果不能在90秒内建立静脉通路,应立即建立骨内通道。骨内注射并发症发生率<1%,包括胫骨骨折、远端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骨髓炎等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15) 针对专业施救者的主要问题(7) * ③呼吸道通路:如果静脉与骨内通路均未能及时建立,可考虑气管内给药,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以及血管加压素等药物均可经呼吸道较好吸收,而去甲肾上腺素、钙剂以及碳酸氢钠等药物则不能经气管给药。大多数药物气管内给药最佳药物剂量尚不清楚 ④脐静脉通道:新生儿由于其自身解剖特点,如骨质较脆、外周静脉纤细等,使脐静脉成为最容易建立通道的静脉 ⑤心内注射给药:心内注射由于可能导致心包填塞、冠脉撕裂和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已逐渐被摒弃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16) 针对专业施救者的主要问题(8) * 肾上腺素的应用 可兴奋α与β受体 其兴奋α受体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