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减值准备舞弊的案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产减值与会计舞弊问题探究 摘要: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方式来掩盖舞弊的非正常经营行为,但仍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本文结合相关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则和制度的缺陷进行会计舞弊的现象,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舞弊; 一、案例分析 1.ST幸福之“扭亏为盈” ST幸福是一个连续亏损三年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2002年4月30日起被暂停上市,2002年半年报公司宣布扭亏为盈,实现162.62万元的净利润,从而恢复上市。然而之后在10月份其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却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69.85万元,ST幸福的业绩在短短时期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不能不让人对它的半年报盈利质量产生怀疑。其实,通过分析该公司在2001年和2002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就可以发现,2001半年报显示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数冲销95万元,2001年报计提了1812万元,2002半年报冲销了106万元。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该公司通过冲销、计提、再冲销资产减值的手段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经营状况,属于非正常经营中的会计舞弊行为。 2.四川长虹之“大洗澡” 2005年4月,四川长虹公布的2004年报报出亏损37亿元, 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发生巨额亏损的上市公司。根据年报披露, 其发生巨亏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一次性计提了37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包括:对APEX公司按个别认定法计提的坏账准备25.97亿元,对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13亿元,对南方证券公司委托理财项目全额计提的委托理财投资跌价准备1.828亿元。但长虹公司究竟是“真亏”还是“假亏”?有专家指出长虹之所以在2004年出现巨额亏损,部分原因在于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当。对此本文搜集了该公司在2004年前后连续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1999-2006年四川长虹相关财务数据 单位:元 年度 坏账准备计提额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额 净利润 应收账款 1999 212 813.45 170443820.38 525318232.31 3109192099.14 2000 376 524.79 250983234.93 258905168.00 1815637269.46 2001 1 181 878.83 272796911.3942 2880707599.02 2002 3346473.65 277432024.79 175842552.13 4220208975.03 200342 315846722.42 207074712.87 4985133465.38 2004 2605063426.23 1328635256.29 -3686488066.84 2180287847.44 2005 2548387371.53 292626236.62 292749870.00 3084963835.82 2006 2476664450.70 280674528.33 312486830.69 1948808670.42 图1 1999-2006年四川长虹有关利润和减值准备的财务数据变动 通过表1数据和图1的趋势图可以得知:总体上,该公司2004年的净利润较其余年份的数值而言,异常波动到谷底,而2004年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却猛然上升,2004年之后,净利润恢复盈利状态,同时存货跌价准备也迅速大幅度下降,初步断定该公司有利用减值进行舞弊的嫌疑。具体分析发现,1999至2004年,四川长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呈逐步上升趋势,但对净利润影响有限。2003年坏账准备净计提额增长幅度较大,而2004年坏账准备净计提额更猛增至26.05亿元,较上年增长2548.01%,占净亏损的百分比达到70.67%,所占比重很大,因此很有利用“大洗澡”进行财务舞弊的嫌疑,而且2005年和2006年的数据表明,该公司确实扭亏为盈,而且盈利幅度增长较大,这是得益于2004年形成的铺垫作用。 此外,四川长虹在1999-2002年的三年中,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额只是略有上升,但自2003年开始公司加大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力度,尤其在2004年该公司一次性计提了13多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增长320.66%,占净利润的比重达到36.04%。由此可见,2004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对该年度的净利润同样也有显著影响,说明该公司利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做出了一次牺牲。此后两年的财务数据也可以证实四川长虹在2004年度巨额亏损的的真正“居心”,四川长虹2005年扭亏为盈并非源于公司经营绩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