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及装配式建筑发言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装饰的智慧建造 2017 年 3 月 22 日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 际建筑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上,第二届互联网 +BIM 峰会吸引 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兼博士生导 师马智亮在此次峰会上发表演讲:《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装饰的智慧建 造》。 根据马智亮教授介绍,德国作为建筑装饰行业的先驱,其政府提出工 业 4.0 的概念,目的就是使工业向着智能化发展;而受德国“工业 4.0 ” 的启发,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计划用十年的时间,使我国 的制造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制造业的热点。建筑工业化以设计的标准化、 生产的工厂化、施工的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标志,具有减少环境污染、 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等优点;而建筑工业化的实现方法就是推行装配 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并不是新生事物,根据马智亮介绍,我国上世纪 70 年代 曾经大力推广过这一概念,之后有所中断,现在又出现复兴之势。装配式 建筑传统的建造流程,分为如下几步:首先是要设计形成 CAD图纸,并在 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拆;进行构件设计;进行工艺设计;在工厂里面进行 生产;最后进行现场安装。这样以 CAD图纸为基础的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建 造,自动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工作效率非常低,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如 果应用 BIM对构件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装配式建筑三维管线的综合,在 设计阶段就可以做到设计的可视化;但是 BIM 目前在装配式建筑中,仅仅 在局部得到应用。 许多人认为, BIM技术在我国应用受到局限,主要是因为中国缺少成 体系的技术和系统。德国是装配式建筑装饰的应用典范,他们的系统和技 术都自成体系。国内某些企业也已经引进德国系统,但是依旧存在问题: 第一,使用规范存在差异。第二,管理本地化的出现难题,使用者普遍反 映不好用。第三,价格昂贵,德国的系统在智能化程度方面也有待于提高。 基于这样一个分析,马智亮认为,如果我国能够充分的利用 BIM 技术,研 发成体系的技术和系统,就能够使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向智能化发展,最终 实现智慧建造,并由此使建筑业搭上“中国制造 2025”的快车。 马智亮预测,装配式建筑装饰,下一步应当向智慧建造的方向发展。 所谓智慧建造,就是采用适用的高新技术,对建造全过程技术和管理进行 集成改造和创新,实现建造的工业化、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确保建 造过程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率。 在装配式建造过程中,设计是第一位,而设计过程应该使用基于 BIM 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工艺设计技术。这个技术基本的思路是,以 “搭积木”的方式来进行设计。要践行该技术,首先应当具备全面的标准 构件库;然后利用形成户型的标准,组合形成楼层的标准;再按照楼层的 标准进行搭建,形成整体建筑;最后再进行相应的配合和设计。上述技术 只有以 BIM 为基础,才能够实现并完美体现,才可以大幅度提高设计的水 平和设计的效率,提高设计的质量。 在生产方面,还需要发展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化辅助加工 技术。以两种具体的构件为例,一种构件是育应力叠合板的生产,一种是 三明治复合板设计。前者需要研制一个装置把配料集合运载,非常便于进 行构件生产准备工作。另外像三明治复合板这样复杂的构件,可以有系统 化的装置,使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形成工厂化的生产,提高建造 的自动化的程度、智能化程度。 马智亮介绍的第三个技术是质量检查技术,即基于 BIM 和图像处理的 预制装配构件质量自动检查技术。实际建造过程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