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蒸汽带盐的机理 第三节 汽水分离和蒸汽清洗 第四节 锅炉水工况 第 1 章 蒸汽净化和锅炉水质工况 第一节 概述 一、 蒸汽的品质及杂质的来源 1 .蒸汽的品质 ? 压力、温度、杂质的含量; 2 .杂质 ? 各种盐类,碱及氧化物、腐蚀产物等,绝大部分是盐 类和腐蚀产物。 ? 对蒸汽规定了杂质含量的标准(杂质含量上限),锅 炉的参数越高,要求就越高。 3 .杂质来源 原水经过一定程度净化处理后得到锅炉的给水,自然 环锅炉来说,给水带入锅炉的杂质(即盐份)有三个 出路: ( 1 )大部分随锅炉的排污排掉了; ( 2 )小部分随过热蒸汽带出锅炉; ( 3 )其余部分在锅炉的蒸发系统内循环。 – S gs — 水处理后残余的盐份 – S q — 蒸汽携带的盐份 – S ls — 炉水携带的盐份,盐浓缩及腐蚀产物等 S ls S g s S q 排 污 二、 杂质的危害 1 .原理 ? 蒸汽中各种盐份的溶解度不同,同一种盐类,在不同 的压力和温度下,溶解度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的盐 份将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沉积下来。 ? 一般情况下,温度、压力升高,溶解度增加。 ? 饱和蒸汽中携带的盐份大于该盐份在过热蒸汽中溶解 度,因此,将有盐份在过热器内析出沉积,否则在后 面的汽轮机内析出沉积。 2 .危害表现 ? 表现在锅炉的工质侧,蒸发回路中产生的饱和蒸 汽所携带的盐份将在从锅筒出来后一路沉积下来 。 ( 1 )过热器积盐 流动阻力增加,传热热阻增加,管壁温度升高 ; ( 2 )盐份沉积在管道的阀门处 引起阀门的动作失灵,卡涩,漏汽等; ( 3 )汽轮机的通流部分积盐 叶型发生改变,阻力增加,出力及效率下降 调速机构及主汽门卡涩,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 蒸汽杂质的携带 1 .蒸汽被污染的根源 根源是给水处理不可能彻底 2 .污染的原因 ( 1 )饱和蒸汽从锅筒中出来,直接携带有炉水水滴 — — 称为机械携带 kg mg S S ls s q / 100 ? ? ? —蒸汽湿度, % ( 2 )蒸汽直接溶解盐份 — 称为选择性携带 a- 为某种物质的溶解度%,也称为分配系数。 ? 蒸汽携带杂质的总量: ls R q S a S 100 ? 100 s r q q q ls a S S S S ? ? ? ? ? 携带系数: K= ? + a ? 四、 提高蒸汽品质的方法 ? 1 .降低炉水含盐量 ? 对自然循环锅炉,只依靠提高给水的品质不能够使炉 水含盐量降低。 ? 采用排污的手段: 1 )连续排污 — 从锅筒内含盐量最大的位置排出一 定量的炉水 2 )定期排污 — 从下降管的最低处(下集箱),排 出沉积物。 ? 2 .汽水分离 — 降低机械携带; ? 3 .蒸汽清洗 — 降低溶盐以及机械携带; ? 4 .分段蒸发(结构复杂,已较少用) 第二节 蒸汽带盐的机理 一、 饱和蒸汽的机械携带(蒸汽带水) ? 蒸汽带水的影响因素: 1 .锅筒压力 2 .蒸汽的负荷 3 .蒸汽空间高度对蒸汽带水的影响 4 .炉水含盐量 压力越高, ? ? ? 密度差减小,重力分离的效果变差;另一方面,水的表面张力减小, 形成的水滴比中压时小,因而,压力越高,蒸汽的带水能力增加。 二、 饱和蒸汽溶盐 (一)具有以下的特点 1 .具有选择性: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盐类 在蒸汽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 2 .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均可以溶解盐类。 3 .压力升高,汽水性质相接近,溶盐的能力 增大。随着压力的降低,盐份开始析出。 (二)炉水中的物质在饱和蒸汽中的溶解能力,分为 Ⅰ 、 Ⅱ 、 Ⅲ 类: ? Ⅰ 类易溶: 主要是硅酸, H 2 SiO 3 ,危害最大,沉积在较低压 力的汽轮机级的叶片上,几乎无法用水冲洗。 提高炉水的碱度(即 PH 值升高),有利于硅酸转化成 硅酸盐 ? Ⅱ 类一般溶: NaOH , NaCI , CaCI 2 。 ? III 类难溶: 硅酸盐, Na 2 SO 4 , Na 2 SiO 3 , Na 2 PO 4 …… 第三节 汽水分离和蒸汽清洗 ? 对策: ? 机械携带 — 汽水分离; ? 溶盐 — 蒸汽清洗。 一、 汽水分离 1 .目的 是 解 决 蒸 汽 带 水 , 使 蒸 汽 的 湿 度 不 大 于 0.05% 。 2 .分离的原理 ( 1 )重力分离 — 依靠汽水的密度差自然分离; ( 2 )惯性分离 — 气流转向; ( 3 )离心力分离 — 离心力可以比重力大几百 至几千倍; ( 4 )水膜分离 — 水黏附在金属壁面上形成水 膜流下来。 3 .分离装置 ? 实际工程上的分离装置同时利用几种分离原理: ( 1 )锅内旋风分离器 ( 2 )档板,消除动能; ( 3 )孔板,消除动能,均匀流动 (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