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D工法原理介绍(25页,清楚明了).ppt

TRD工法原理介绍(25页,清楚明了).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蔡红(TEL:139-8610-9930) 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03月20日 讲解顺序 1、工法原理 (P3~P7) 2、工法特点 (P8~12) 3、施工工艺 (P13~14) 4、适用范围 (P15) 5、TRD工法环境监测 (P16~25) 工法原理 TRD工法将传统的垂直轴螺旋钻杆水平分层搅拌改革为水平轴距链式切割箱沿墙深垂直整体搅拌。 深压马达(主动力装置)驱动据链式切割箱,分段连接钻至预定设计深度。 水平横向挖掘推进,同时在切割箱底部注入挖掘液,使其与原位土体强制混合搅拌。 把不同粒度构成的地层土进行混合、搅拌,在深度方向形成强度偏差很小的水泥土搅拌墙体。 通过据链式切割箱持续横向搅拌实现水泥土墙体的无缝连接。 工法原理 据链式切割箱挖掘、搅拌时,箱体地段对地基土产生挤压力 主动轮顺时针回转,带动切割箱底端的被动轮锯链向下挖掘,切割箱产生行走效果。 主动轮逆时针回转驱动锯链对上部土体进行挖掘。 切割箱锯链顺(逆)时针交替作业,形成连续的成墙循环工序。 工法特点 工法特点 适应地层广:可以适用于N值100击以内的土层,还可在粒径小于 100mm的卵砾石层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大于5MPa的软岩层中施工。 工法特点 成墙品质好:在墙体深度方向上,水泥土搅拌均匀,离散型小,强度提高。 工法特点 成墙精度高:随钻的多段式测斜仪及钻进参数仪对墙体质量实时监控。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250。 工法特点 高稳定性:设备高度低,重心稳,适用于高度受限制的作业环境。 无缝连接:连续成墙,墙体等厚,型钢间距可任意设置。 施工工艺 TRD工法施工工艺 切割箱自行打入挖掘工序 水泥土搅拌墙建造工序 切割箱拔出分解工序 水泥土搅拌墙建造工序 3循环的方法 1循环的方法 施工流程 适用范围 TRD工法机具成墙厚度、深度视设备的型号不同而异。 TRD-I型:成墙厚度450~550mm,深度20m,可实现河岸护坡30°~45°俯角成墙施工; TRD-Ⅱ型:成墙厚度550m~700mm,深度35m; TRD-Ⅲ型:成墙厚度550~850mm,深度60m。 TRD工法不仅可以适用于N值小于100击的软、硬质土层,还可以在直径小于100mm的卵砾石和单轴抗压强度≤5MPa泥岩、强风化基岩中施工。 监测结论 综合本次各监测项目分心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TRD施工与常规搅拌桩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变形规律一致,均包两阶段:即挤压变形和变形恢复,但该工艺引起的土体变形数值更小,恢复更快,该规律性表现对随后即将大面积开展的TRD围护施工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2)土体各类变形在数值量级上均不大,对TRD正式施工期间周边环境安全有利,但亦应考虑受试验段规模限制,导致土体变形数值偏小的因素。 (3)结构松散的表层巨厚杂填土的存在,较大程度上可以消散土体中瞬时增加的挤压应力,对控制周边管线和地表变形有利。 1、TRD工法试成墙监测要求 (1)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试成墙过程中,应布设地表沉降监测点、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点和深层土体分层沉降监测点进行相应监测。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监测单位应根 据下述要求编制详尽可行的监测方案,并经设计及相关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2)相关监测项目应提前约1周布设,并在试成墙开始前获得较为稳定的初始数据。 (3)试成墙监测应贯穿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试成墙施工至地下连续墙试成槽施工结束: 1)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试成墙过程中,应每隔4个小时进行一次监测; 2)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试成墙墙体养护过程中至地下连续墙试成槽开始时,每天进行一次监测。 2、监测成果分析 1)地表监测点 深层土体测斜 3、土体分层沉降 从土体分层降监测成果汇总表和曲线分析,城墙施工引起的土体不同程度 垂直位移规律与预期相同,土体分层垂直位移在试验段成槽、成墙阶段,总体 表现为上抬,其中最大值为14日HT2-10累积上抬达7.1mm;由各测点位置分 布分析,离试验段越近,土体分层上抬相对明显。试验段成墙结束后,各土层 总体呈现下沉,其中最大值为16日HT3-6监测点,最大累积下沉达10.2mm; 从各测点恢复下沉幅度来看,离基坑越近恢复下沉幅度越大,反之越小。 3、监测结论和建议 综合本次各监测项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TRD施工与常规搅拌桩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变形规律一致,均包

文档评论(0)

han5175137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级造价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25日上传了一级造价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