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枣树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书
一、编制概况
1、任务来源
陕西是我国著名红枣优生区之一,红枣面积216.83万亩,年产量50万吨以上,枣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的10%以上。目前,我省红枣病虫害发生种类多,范围广,个别病虫害严重成灾。为了控制病虫害发生,生产中农药使用现象非常普遍。为了减少红枣生产中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枣果农药残留问题,规范农药使用和突出我省红枣无公害特色,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2017〕17号)下达我站编制《枣树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项目编号:SDBXM 152-2017,建立我省红枣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体系,以提高我省红枣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由陕西省森林病虫防治总站建议提出,并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编制。
2、目的意义
陕西红枣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名优特产之一。其特点是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甘美醇香,含糖量高,色泽鲜红,水分较少,贮藏期长,品质优良。真乃“味夺石蜜甜偏永,红迈朱樱色莫论”,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红枣。平均单果重12.6克,大者达35克,鲜果含可溶性糖43.48%,还原性糖40.82%,蔗糖2.53%,核肉比为0.5:2.5,好果率达90%以上。在《中国枣树志》审定会上,榆林大红枣享有很高的评价。
陕西红枣主产于陕北黄河、洛河沿岸。特别是绥德的枣林坪、清涧的舍峪里等地,早已是红枣的著名产区。据考证,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道光年间的《吴堡县志》有“枣甚盛”和“枣为多,居民以此为业”的记载。《佳县志》记载:“唯黄河一带土壤肥沃,最适枣梨,居民种植因以为利”。境内泥河沟等村,有上千年树龄的枣树。据清代《清涧县志》记载,历史上自店房坪直抵黄河,百里都是枣林。该县老舍古乡王宿里村有一株古枣树,据测定是1000多年前的遗物,是著名的“红枣之乡”。目前,红枣栽植面积30万亩以上,年产枣1.5~2万吨,已成为陕西的大宗土特名产,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大量出口,销往朝鲜、港澳等地,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地位。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大力发展山区红枣产业,已有红枣面积278.78万亩,红枣年产量89.27万吨,产值39.43亿元,随着农业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陕西省已成为全国红枣大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基地建设,加上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创出了越来越多的名牌优质果品。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促进陕西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红枣栽培面积的扩大,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日益严重,对枣树生产的高产优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延川县用“给枣树打伞”来解决枣树裂果病的问题,多数红枣产区因管理粗放,因病虫危害而减产,红枣质量等级下降严重,红枣无人收购,多数地方出现果农用红枣喂牛喂羊等事件。特别是果期之前的病虫害不被人重视,危害率一般高达30%-40%,严重时达60-70%甚至更高,严重影响座果率。食心虫等果实病虫害,因不易发现,对果品产量和质量影响大,防治困难等特点,广大果农由于没有规范的防治技术作指导,缺乏无公害防治技术知识,依赖化学防治,盲目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造成了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对红枣的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3、起草单位及人员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陕西省森林病虫防控检疫总站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要参与起草人员有李有忠,陈宝林,李建康、宋晓斌,李鹏飞、李莉、李新岗,张学武,高文海,乔社峰,刘建等人。
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序号
姓名
学历
职称/职务
单位
主要工作
1
李有忠
学士
总工、高工
陕西省森防总站
全面负责
2
陈宝林
学士
站长、高工
陕西省森防总站
修改初稿、试验验证
3
李建康
硕士
高级工程师
陕西省森防总站
试验验证
4
宋晓斌
博士
教 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起草初稿、试验验证
5
李鹏飞
硕士
高级工程师
陕西省森防总站
试验验证
6
李 莉
硕士
高级工程师
陕西省森防总站
试验验证
7
李新岗
博士
教 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试验验证
8
张学武
博士
教 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起草初稿、试验验证
9
高文海
博士
教 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试验验证
10
乔社峰
专科
主任科员
陕西省森防总站
试验验证
11
刘 建
专科
主任科员
陕西省森防总站
试验验证
4、资料查阅
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内已有的相关标准有:《永靖红枣栽培管理技术规程》(DB 62 1011-2003)、陕西省地方标准《枣树桃小食心虫监测和防治技术规程》(DB 61/ T 324.5-2012)、《枣产业建设规范》(DB37/T 3510-2019)、《枣实蝇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DB65/T 3349-2011)、《枣疯病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