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大学幻灯片课件《明清名着导读》第3讲《水浒传》.pptVIP

经典大学幻灯片课件《明清名着导读》第3讲《水浒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小说名著导读 第三讲 《水浒传》导读 本讲主要内容: 1《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2《水浒传》题材及价值内涵的多元性 3 关于《水浒传》的评价问题 4《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5《水浒传》名篇赏析 1.1《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差异 1.1.1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依据史料的比较 《三国演义》主要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的大量野史别传。关于三国时期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的资料比较完备和详细。 《水浒传》所描写的宋江起义,尽管《宋史》、《东都事略》、《三朝北盟会编》均有 记载,但非常简略。 1.1.2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的比较 由于历史材料完整、详备而且富于小说色彩,三国故事一开始就形成了长篇规模。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骄儿》诗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为不可分割的长篇整体。三国故事的长篇规模和结构形式,后来一直保持在稳定状态。 水浒故事没有现成的大量情节和细节可以运用,民间说话人只能根据零零星星的传闻加以想象来“捏合”,结果,水浒故事最初不是以鸿篇巨制的面目出现,而是属于短篇的“小说”门类。 《宣和遗事》的重要价值 到了南宋末年,以《宣和遗事》的产生为标志,水浒故事完 成了第一次向长篇的过渡。《宣和遗事》并非专讲水浒故事。水 浒故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人称之为“梁山泺纪事本末”。 它显示出水浒故事的两个重大变化: 一是规模不同。 早期的水浒故事是短篇的,英雄们各自独立地出现在不同的“小说”话本中,《宣和遗事》将三十六人集中在一起,虽然篇幅不长,但它以提纲的形式具备了长篇“讲史”的规模。 二是结构形式不同。 说话中的“小说”关注的是某个人物的命运,因而往往以人物为线索来组织情节,这从早期水浒故事以人物标题的方式也可看得出来。 1.1.3 文人改编三国故事和水浒故事的比较 ①结构: 罗贯中改编三国故事,无须在整体安排上苦心思虑,“讲史”话本以历史事件作为中心线索的结构形式对他仍然适用。《水浒传》尽管在它之前已经有“梁山泺纪事本末”这样的长篇布局,但对于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水浒故事却不再适用,需要花一番重新结构的功夫。最大的变化是:施耐庵改编的《水浒传》不再像“梁山泺纪事本末”那样以历史事件作为中心线索,而是更多关注水浒英雄的个人命运,其中的若干重要人物都有相对独立的传记,作者采用“列传”的手法将他们连缀在一起。 ②关于情节: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并确已产生了大量的异于历史记载的故事,但是,既然有着详备的史籍可供依傍,罗贯中便有意剔除了民间说话和戏曲中的许多情节,而以朴实地重述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写作宗旨。而《水浒传》却主要依赖虚构,它必须从两个方面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一是具有可与历史事实抗衡的真实感;二是具有可与历史事实抗衡的吸引力。 ③技巧:《三国演义》悬念技巧的非生活化倾向;《水浒传》悬念技巧的生活化倾向。 ④语言:《三国演义》半文半白;《水浒传》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 1.2《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主要繁本有: 1,《水浒传》一百卷,明万历己丑印,有天都外臣序。 2,《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明万历 年容与堂刊,有李贽序。 3,《钟伯敬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明末四知馆刊,有钟惺序。 4,《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明末刻本,大涤余人识。 5,《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明万历间袁无涯 刊,有李贽序、杨定见小引。 6,《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回,明崇祯旧刊贯华堂本,金圣叹删定。 主要简本有: 《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十回,明末雄飞馆刊(与《三国演义》合刻,题《英雄谱》),有“熊飞弁言”。 忠义水浒传》十卷,一百十五回,清初金陵德聚堂刊 (与《三国演义》合刻,题《英雄谱》《汉宋奇书》)。 《第五才子书》一百二十四回,清大道堂刊,陈枚简侯序(后附雁宕山樵《水浒后传》)。 2.1《水浒传》题材的两个主要特征 其一,《水浒传》的题材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其二,《水浒传》的题材一方面是丰富的,另一方面又有其占主导地位的题材,即豪侠故事。从豪侠特殊的人文立场和《水浒传》对某种情调的偏爱出发,豪侠们被写成一群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与关心事业和家庭的常人不同,他们对这二者看得很淡,甚至可以说不在考虑之列。 2.2《水浒传》的价值观问题 宋代:“乱自上作”,批判现实政治,“官即盗”、“官不如盗”的命题应运而生。 元代:梁山泊成为“替天行道”的理想乐土。作家们经由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的批判。 明代:强调“乱自上作”、“官逼民反”。 总结:对豪侠的热情洋溢的赞美、对绿林好汉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对社会政治的尖锐批判共同构成《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评《水浒传》 毛泽东说:“《水浒》只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