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pptVIP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唐代·岑参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作者简介: 岑参(cén cān)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译文: 自从放弃鱼钓生活,十余年来求见明王, 可叹无路踏上天阶,又想回那隐居之乡。 仲秋季节来到东郡,已见天上降下寒霜, 昨夜梦中回到故山,故山芳草色已枯黄。 平明时分离开铁丘,太阳落山来到大梁, 仲秋分象多么萧条,雁飞声声南归故乡。 四面郊野阴云笼罩,一望无边昏暗无光。 长风阵阵吹动茅草,野火点点燃烧枯桑。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译文: 故友您在匡城为官,政绩卓著名声正香。 姑且以我玉壶相赠,将它安投放友厅堂。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注释: ⑴大梁:战国魏都,唐时为汴州治所。却寄:回寄。匡(kuāng)城主人:即《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之“周少府”。匡城,唐滑州属县,在今河南长垣西南。 ⑵一从:自从。鱼钓:指隐居生涯。 ⑶十载:自开元二十二年(734)作者“献书阙下”(《感旧赋》序)至天宝元年(742)作此诗时,历时九载,“十载”乃举其成数。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注释: 干明王:向君王求取功名。干,干退,求取。明王,即明主,指皇帝。 ⑷谒(yè)天阶:谒见天子。天阶:登天的阶梯,这里指通向皇宫的台阶。 ⑸沧浪(làng):水名,具体地址说法不一,这里指隐居之地。 ⑹东郡:隋郡名,唐曰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岑此行大抵沿黄河先至滑州,再至匡城,复由匡城至铁丘,再到汴州。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注释: ⑺雨霜:下霜,“雨”作动词。 ⑻夜:一作“日”。故山:指作者的少室旧居。 ⑼蕙(huì)草:香草。 ⑽平明:天亮的时候。铁丘:在今河南濮阳县北。 ⑾拔剌(bá là):象声词。鹅鶬(cāng):雁的别称。 ⑿阴气:阴冷的云雾。 ⒀晶光,光亮。 ⒁白茅:即茅草,至秋季而变白。 ⒂野火:一指原野上焚烧枯草所纵的火,一指磷火,即鬼火。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注释: 枯桑:枯干的桑叶。 ⒃南燕:唐滑州胙城县(今河南延津东),汉代曰南燕县。胙城与匡城紧邻,故此处以南燕代指匡城。 ⒄籍籍:形容名声甚盛。 ⒅玉壶:取高洁之意。 ⒆君子:指周少府。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背景:   这篇作品为诗人离长安东行至大梁后的寄赠之作,创作于天宝元年(742)八月。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赏析:   诗歌一开头就回顾了自己十余年来坎坷的仕途经历及内心的苦闷彷徨。诗人“十五隐于高阳,二十献书厥下”(《感旧赋》),自开元二十三年出山,至此时已九年。“弃鱼钓”,说自己决心出仕,“十载”举其成数说于谓时间之长。“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两句概括了“十载干明王”的坎坷不退的经历,包含着屡遭挫折,不甘归去而又不得不归去的感叹。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赏析: 以上四句语意回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以颇为沉重的情调引起全诗。   次四句承上文“归沧浪”写归程中的苦闷心情。诗人在秋日辞京远行,一路唯见寒霜遍地,这景物衬托了诗人失意时的心灰意冷。在归程中,诗人特别突出“昨夜”之“梦”来加以描写,借以表现对“故山”的留恋,而故山却是“惠草色已黄”。 古诗文系列: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赏析: 如同“鹅鶬昨夜鸡,蕙草色已陈”(《暮秋山行》),“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等等诗句一样,表现出岁月已晚,宿愿难酬的叹息,也反映出进退两难的心境。   诗的以下八句承上继续写归程,而扣应题目“至大梁”,写到大梁后所见。诗人选定“薄暮”这一时间,有可能是写实,但也有以薄暮景色衬托沉重心情的用意。 *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