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ielectric Constant,D k,介質常數──
此詞經常被不明原理者,僅就其“字樣似是而非的誤稱為“介電常數,有時連不嚴謹的字典也常犯錯。事實上,Dielectric本身是名詞,即絕緣材料或介電物質之意,而非形容詞“介電想當然爾的說法。
原意是指每“單位體積的絕緣物質,在每一單位之“電位梯度下所能儲蓄“靜電能量 (Electrostatic Energy的多寡而言。此詞尚另有較新的同義字“容電率(Permittivity日文稱為誘電率,可由字面上體會到與電容(Capacitance之間的關係含義。當絕緣板材之“容電率愈大時,即表示訊號線中傳輸能量已有所不足,以致“訊號完整性之品質不佳與速度減慢,換言之即表示已有部分能量被浪費在介質材料中了。故絕緣材料的“介質常數(或容電率愈小時,對訊號傳輸才愈好。目前各種板材中以鐵氟龍(PTFE,在1 MHz頻率下介質常數的2.5為最好,FR-4約為4.7。
上述介質常數(D k若在多層板訊號傳輸的場合中,還可詳加詮釋如下:
由上左圖可知MLB其訊號線層與大地層兩平行金屬板之間夾有絕緣介質時,在傳輸工作中會形成一種電容器(Capacitor的效應,其公式如下:
電容值(Capacitance=;
即
故知其電容量的多寡與上下重合之面積A(即訊號線寬與線長及各種介質之介質常數D k成正比,而與其間的介質厚度d成反比,不過目前此D k已改稱為更正式的相對電容率?r了。
設乾燥空氣或真空之容電率(Permittivity為1,其他各種介質對空氣的容電率的比值稱為Relative Permittivity“相對容電率。此種?r的說法要比起早先D k的稱呼,不但更為高明也更容易聽懂。業界重要的銅箔基板(CCL規範,如MIC-S-13949H(1993,IPC-4101(1997等均已改稱為
Permittivity而不再說成D k了。然而國內業者知道?r的人並不多,連早先的D k也多錯稱為“介電常數,想必是前輩資深者一種每每不求甚解的以訛傳訛,使得後進者也跟著一路錯下去了。
上述“相對容電率(即介質常數太大時,還將造成訊號傳播(輸速率變慢的效果,亦即著名的Maxwell Equation:
V p(傳播速率=C(光速/
此式若用在空氣之場合時(=1,即說明了空氣中的電波速率等於光速。但當板面上訊號線中傳輸方波訊號時,須將板材與綠漆的(D k代入上式,則速率會比空氣中慢了許
多,且愈高時其速率會愈慢。正如同高速公路上若有大量污泥存在時,其車速自然會隨之變慢,原因是行車的能量已有某些被“容吸在路面上了,由此可知板材的?r要儘量抑抵的重要性了。
事實上,絕緣板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不良的“容電效果,主要是源自其本身分子中具有極性(polarity。由於其極性的存在,於是又產生一種電雙極式的“偶極矩(Dipole Moment,進而造成平行金屬板間介質材料其本身對電荷產生蓄或容的負面效果,極性愈大時D k也愈大,容蓄的電荷也愈多。
純水本身的D k將高達75,故板材必須儘量避免吸水,才不致升高D k而影響到上述傳輸速度,以及特性阻抗之控制等電性品質。
Disspation Factor(D f散失因素──
此詞在資訊業與通信業最簡單直接了當的定義是“訊號線中已漏失的能量對剩餘能量之比值。但在電學中原本是對交流電在功能上損失的一種度量,係絕緣材
料的一種固有的性質。與所見到的電功損失成正比,與週期頻率(f、電位梯度的
平方(E2,及單位體積成反比,其數學關係為
Power Loss
Dissipation Factor= (E2(f(Volume × Constant
當此詞D f在訊號之高速傳輸與高頻傳播等資訊與通訊業中,尚另有三個常見的同義字,如j 損失因素(Loss Factor、介質損失(Dielectric Loss,以及損失正切Loss Tangent 等三種不同說法的出現,現澄清如下:
世界上並無完全絕緣的材料存在,再強的介質只要不斷提高測試電壓下,終究會出現打穿崩潰的結局。即使在很低的工作電壓下(如目前CPU的2.5 V,訊號線中傳輸的能量也多少會漏往其所附著的介質材料中。正如同品質再好的耐火磚,也多少會散漏出一些熱能來。訊號線於工作中已漏掉或已損失掉的能量,就傳輸本身而言可稱之“虛值,而剩下仍可用以工作者則可稱之為“實值。所謂的D f,其實就是將虛值(ε,,比上實值(ε,,其所得的比值正是“散失因素的簡單
原始定義。現再以虛實座標的複數觀念表達如下:
由上圖三角函數的關係可知:
Tan δ=對邊/鄰邊=ε,,/ε, or =虛/實,
這Loss Tangent豈不正是D f的原始定義的另一種分身面貌嗎?故知Tan δ損失正
切(日文稱為損失正接的說法完全是故弄玄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