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吃得苦中.ppt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吃得苦中.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对科举,古人感慨良多: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黍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清衫 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久早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学习目标 属么 1、速读课文,理清情节 2、感知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赏析讽刺手法的妙处。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 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生于一个科 甲鼎胜世家,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 衷于科举,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 落。特别在他父母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 觎遗产,使他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 劣。他变得放浪形骸,不到十年就将遗产挥 霍一空。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晚年益贫 困,卒于扬州。创作了讽刺小说《儒林外 史》。又有《文木山房集》。 《儒林外史》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 体长篇讽刺小说.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 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 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全书故事情节虽没 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 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中功 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 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 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到了明、清形成了一套完 整的制度,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 试。明朝以后主要是八股文,测试的主要内容是 经义,《诗》《书》《礼》《易》《春秋》这五 经里选取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八股文规定四 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这种文章在当 时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所以 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 唐。”所以当时的人们一心扑在八股文上,只有 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八股文严重 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很大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