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竹根姜生产技术规程2020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B5117/T 12—2020 竹根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竹根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达州市行政区域内竹根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竹根姜 四川地方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品种,嫩姜竹节状,表皮鳞芽紫红色,老姜表皮浅黄 色,肉质细嫩,纤维少,品质佳。 3.2 窝栽法 在厢面上直接打窝,在窝内栽植的方法。 3.3 垄沟法 起垄并在垄上开沟,在沟内栽植的方法。 4 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较好、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pH值6.0~6.5。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种姜要求 5.1.1 外观 饱满光滑,肉质新鲜、质地坚硬,无病虫危害、冻伤或机械损伤。 5.1.2 种块规格 1 DB5117/T 12—2020 规格大小应为50g~70g。 5.2 用种量 每667㎡用种姜350kg~400kg。 5.3 种姜处理 5.3.1 晒种 播种前20~30d,摊晾种姜1~2d,适当遮荫,避免阳光直射。 5.3.2 浸种 用1%波尔多液浸种20min,或1%石灰水浸种30min,或1:3草木灰浸出液浸种20min,捞出晾干。 5.3.3 催芽 置于相对湿度80%~85%、温度20~25℃条件下催芽,芽长1cm~1.5cm时备播。 5.3.4 切种 播种前将种姜切块,规格大小应符合5.1.2的要求。每个种块上保留至少1个壮芽。 5.4 定植 5.4.1 整地施肥 9~10月霜冻前整地翻耕35cm以上,次年开春后栽植前再次深翻耕,地整平耙细,挖好四周排水沟 及厢沟,主沟20cm×40cm,厢沟20cm×35cm,厢面宽2m。结合整地,每667㎡施腐熟农家肥3000kg~4000 kg或生物有机肥600kg,过磷酸钙30kg~50kg,硫酸钾10kg~20kg,硫酸锌2kg,硼砂1kg。严禁使用含 氯肥料。 5.4.2 栽植时间 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栽植。露地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栽植,地膜覆盖或棚室可适当提前栽植。 5.4.3 栽植方法 5.4.3.1 窝栽法 土壤相对湿度65%~75%时打窝,窝深30cm,直径20cm,窝距33cm~35cm,每667㎡植5400窝~6000 窝,每窝1株。 5.4.3.2 垄沟法 每垄开一沟,垄宽60cm,沟深25cm~30cm,行株距为60cm×18cm,每667㎡植6000株。 5.5 田间管理 5.5.1 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3次,生长前期深中耕、薄培土,生长中、后期,浅中耕、厚培土。结合施肥进行培土除 草,第一次培土5cm,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再培土10cm、20cm。 2 DB5117/T 12—2020 5.5.2 施肥管理 施三次追肥,每分蘖一次施一次追肥。第一次追肥每667㎡用尿素10kg兑清粪水500kg~1000kg淋施; 第二次追肥每667㎡施硫酸钾10kg、尿素5kg混合优质腐熟有机肥500 kg窝施;第三次追肥每667㎡施45% (15-15-15)三元复合肥20kg窝施。 5.5.3 水分管理 放种后浇透底水,保证生姜顺利出苗。生长前期,以

文档评论(0)

管理咨询顾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