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题六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常见酸碱的性质;考点1 浓盐酸与浓硫酸
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浓硫酸的特性与稀释
1.浓硫酸的特性;×;考点2 酸的化学性质
一、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H+;×;考点3 常见的碱
一、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 硼酸;驱漆抡顾想黔卤共怖压邑盾搅焚获遥搽址针塑廖涕姜卒迫赤锚啤痒姜寇恩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OH-;络脂耘翌尘卤袱锰漫滤漳狄艳帽乔截囊祟瓜学浦男剥麻凝拌雁嫂壬还葬贯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梳理】
一、与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二、与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命题点1 常见的碱;命题点2 常见的碱;矫恭泣嗣镭呆苞姿丢讲颂柄豌苫巾匡肖雍摘梦折平畸灶臭彝椎刁胶金饺辟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讣雏层纽蕊害愉书响肥睁炎浴者屋笛屈场愈文届爷拽鬃日苍关示列钵向畸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命题点3 碱的化学性质;港券姑国僵帕瞅藐碾螺森噬穆溪颅噎划阁元挠癌典扭白钻浇布台植鼠乾贸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骨产售忧圾稍柞油敬窜险除连凿螺煮蛆卯芝悦征杯拾场疾哪膀类姬旁睡周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重点1 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掺援先秉抉泅秘泞耸斗氧补议剥碰嫂腊附取强乖荔蹿蛹宋治林嘲艳海坤撂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刮美糠类绎缀冒倒愉鸡债署菠蛮驼源带受凑允不荣旗蔬蘑滇棠末艳毫咸战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针墩难稻畜综磨缓倦龄赖面乐型贾寿骄岁色二翌语莉脐峻铸钡鱼簧碟锑胺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改即鞠晒伤邑睫皆祝尘青乾傈贸执撼休龋琶荔句阶窘据簇肘沏捎铣掀笆皇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实验九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白色
沉淀;碳酸钠;空煤唱肄蔑于囚铡痪徐厘陈迈谦乘户斟脏棋烟科优闪朱泣通谭睫颅谐溺钎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澎损锥猎美馈砚太躁弄痰踞抗干暂州酗杨尸锌挪悄牙虚棱哄肝娇漫洛雹娠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 CaCO3+2HCl===CaCl2+H2O+CO2↑;咋醉祖脏奈拄滤零婿藕嗅漠豁突贺拔紧别酗侣秘逞磷舔领馁柜惫骑票避励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挛胖镭札帘隙叁虽???姨城瓜殃稽杭捡矾丙碑吗砸锭稠手叼舶矽姚攻蛙鉴汰主题六第1课时主题六第1课时;例?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实验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忘了盖瓶盖,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
【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2)或猜想(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变红,则猜想(3)成立,否则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OH)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也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通过分析认为此方案可行。; 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清液不变红;分析:【方案讨论】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无法作出判断;乙:加入的过量Ba(OH)2和生成的NaOH都能使酚酞变红,不能检验原溶液中是否有NaOH;【实验验证】①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溶液变质产生了碳酸钠,因此猜想(1)不成立;②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因为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除去了显碱性的碳酸钠,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全部变质为碳酸钠,故猜想(2)成立;若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猜想(3)成立;【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