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六章 阶段综合实践.DOCVIP

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六章 阶段综合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答案 ①洪涝 ②烈度 ③泥石流 ④监测 ⑤救助 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人地协调观——以防灾减灾为例 1.人地协调观概述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我们必须遵照的基本观点,同时它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1)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 (2)能够理解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3)能够理解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能够辩证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懂得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迁移应用】 读某地区不同年份地理环境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1965年到2010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两图中地表环境稳定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易发生自然灾害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若乙图中发生7.0级地震,东西两岸易损程度高的是哪岸?阐述判断依据。 (4)乙图中要减轻自然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林地变成城市用地(建筑用地)和耕地。 (2)甲 乙 林地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洪水加剧。 (3)西岸。建筑用地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 (4)植树造林;完善排水系统,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提高城市建筑物的抗震强度,降低易损性;迁出洪水高风险区的居民,加强抗灾减灾教育,加强救援立法,“缩小”灾情。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从1965年到2010年林地变成建筑用地和耕地。第(2)题,森林破坏?地理环境稳定性下降?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加剧。第(3)题,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危害程度增大。第(4)题,针对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3S”图像的判读 1.遥感影像的判读 主要是从形状特征上考查,或者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志如下表所示。 遥感影像图(京津夜景图片) 2.GIS叠加示意图的判读 【迁移运用】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北斗导航系统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为受灾人员、财产的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第(2)题,读图可知,乙接近雪线,海拔最高;丙高于堰塞湖湖面,甲位于堰塞湖湖面;丁位于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 河北省自然灾害调查 1.调查内容 (1)主要自然灾害类型;(2)自然灾害类型的地区差异;(3)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区差异;(4)防灾减灾技术的发展;(5)居民自救和互救知识。 2.调查对象 (1)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居民;(2)防灾专家;(3)救援队;(4)省减灾委;(5)地震局;(6)气象局;(7)统计局等。 [展示与评价] 河北省自然灾害调查结论 (1)自然灾害特征 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涉及面广;自然灾害强度大,损失严重;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具有相互因果关联;近几年来,极端天气现象和重大气象灾害多发。 (2)自然灾害类型 以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为主。 (3)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4)地质灾害特点 ①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多以小型为主(占97%)。 ②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暴雨关系密切,67%的滑坡、90%的泥石流都发生在6~9月汛期。 ③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削坡建房、修建公路等活动。 ④突发性强:小型滑坡和坡面泥石流发生前的预兆不明显或无预兆,发生的速度快。 ⑤危害大:山区人口分布比较分散,削坡建房、坡脚建房、沟口建房较普遍,房屋修建质量一般,抗损能力较差,小型地质灾害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⑥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偏远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干部和群众防灾意识差,节约眼前的造价成本,忽视抗灾和防灾。 ⑦地质灾害治理经费缺乏,经济限制较大。 (5)防灾减灾措施 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建设防洪防风工程、进行地质灾害规划、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健全抗灾网络,提高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fa童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