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秦荣辉.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概述 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 秦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几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推行郡县制(分封制在秦及西汉初期一直在实行,直到汉武帝才真正确立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由于国家的统一,人力物力的集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条件。建筑、雕塑、绘画都到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大型兵马俑,以空前的规模、数量和惊人的写实风格,展示了秦代美术高超的艺术水平。 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促成了这一时期美术的繁荣,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各个门类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秦汉时期的重要美术创作,都是在王朝政府直接控制下进行的。统治者明确要求艺术为巩固政权服务。 秦代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但在事实上促进了美术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殿壁画建树非凡。东汉的皇帝们同样为了巩固天下,控制人心,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汉代厚葬习俗,使得我们今天可以从陆续发现的壁画墓、画像石及画像砖墓中见到当时绘画的遗迹。秦汉时代艺术以其深沉雄大的气魄,在中国美术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彩。 秦汉时期美术主要包括: 绘画艺术:帛画、墓室壁画、画像石 画像砖、帛画 雕塑艺术:地下陵墓雕塑 地上仪卫性雕塑 建筑 工艺美术:陶瓷、青铜、玉器、织绣 二 绘画艺术 秦代绘画遗存保留下来的非常少,除了咸阳宫壁画残片外,只有一些装饰图案,如漆绘、砖上的线刻画、瓦当等。 汉代绘画不断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我们又能见到许多绘画作品,它们的绚丽、生动,也足以使人惊叹不已。现在能看到的汉画绝大部分与墓葬有关,如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帛画等。 T型帛画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西汉西汉 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 全长205厘米 汉代墓室壁画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题材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七类: (l)表现墓主庄园生产活动的农耕、桑园等。 (2)表现墓主仕宦经历的车马出行等。 (3)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燕居、庖厨等。 (4)宣传伦理道德的经史故事如孔子、老子一类的古代圣贤,荆轲、伍子胥一类的忠臣义士等。 (5)神话故事类主要有东王公、西王母一类仙人和表现天上世界的仙禽、神兽等。 (6)在天人感应论影响下产生的祥瑞图等。 (7)天象类如日月星宿、云气和象征四方星座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 各类内容的分布,一般是1、2、3、4类多绘于前、中、后室或耳室。5、6、7类多绘于墓室顶部和墓门部位。墓壁材料分砖石两类,一般是先在砖石表面抹一层石灰泥,干后作画。作画步骤是先用墨笔勾轮廓,然后平涂颜色,画面效果质朴。 《朱雀》河南洛阳卜千秋夫妇墓壁画(摹本局部) 西汉 辟车伍佰(左)、门下小吏(右) 河北望都一号墓壁画(局部) 东汉 乐舞百戏 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壁画(局部) 东汉 一、画像石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征 1、画像石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平面阴线刻,即将石面磨平,在光面用金属工具凿刻阴线组成形象。此种手法简便,但效果欠佳。 ②凹陷平面阴线刻,即将正面铲成凹平面,在凹面内用阴线刻绘形象,形象四周留出加工时的粗疏线条,与凹面的平整和流动的线条形成对比,效果颇佳。 ③减底凸起薄肉雕,即将底子铲去一层,使形像凸出画面,犹如浮雕,再用阴线加工细部,再配以几何纹的边框,效果华丽而庄重。 ④减底平面加阴线刻,即将底子减去一层,形像部分凸出,凸出部分亦磨平,所需形象刻在上一层平面上,远看好象剪影,整体感强。汉画像石多在形象四周加刻一个几何纹或花枝纹边框,对画面起到限定和装饰作用。 画像石多发现于山东西部、南部,江苏北部,四川西部的岷江地区,河南南阳及陕西绥德,山西离石等地。比较有代表的画像石主要集中在山东和河南南阳。 武氏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原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4个石结构祠堂。 武氏祠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概括来说,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三大类。 武氏祠画像石是采用阴刻与阳刻、面与线相结合的技法,即形象外型作平面的凸起,形象轮廓的内部则以阴线刻,形象外凹下部分,用尖刀凿成密密的平行条纹,这种技法,称之为“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画像严谨规整,画面一般不大注意纵深空间感的表现,物象多取近景平列,具有剪影式的效果,形成严谨古朴、简洁传神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