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传承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度易手 《富春山居图》,高一尺余,长约二丈。此 图展现了富春江一带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坡 石,似秋初景色,树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山 间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 其间。董其昌称道,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 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这样的山水画,无论布局 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 叹为观止。正如恽南田所说,“所作平沙秃峰为 之,极苍莽之致。”董其昌还曾说,他在长安看 这画时,竟觉得“心脾俱畅”。 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无用上人 《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 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此画作成之初, 无用上人就“顾虑有巧取豪夺者”。不幸被他言 中,明成化年间沈周藏此图时便遭遇“巧取”者 沈周请人在此图上题字,却被这人儿子藏匿而 失。后来此图又出现在市上高价出售,敦厚的沈 周既难于计较又无力,只得背临一卷以慰情思。 之后又经樊舜、谈志伊、董其昌、吴正志之手。 清顺治年间,吴氏子弟,宜兴收藏家吴洪裕 得之后更是珍爱之极。恽南田《瓯香馆画跋》中 己:吴洪裕于“国变时”置其家藏于不顾,惟独 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 迹》逃难 焚画殉葬 那是清顺治七年(1650),江南宜兴吴府 卧病在床的吴洪裕到了弥留之际,气如游丝的他 死死盯着枕头边的宝匣,家人明白了,老爷临死 前还念念不忘那幅心爱的山水画。有人取出画 展开在他面前,吴洪裕的眼角滚落出两行浑浊的 泪,半晌,才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说完,慢 慢闭上了眼睛。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老爷这是要 焚画殉葬呀!要被烧掉的画就是国宝文物《富春 山居图》。因为太珍爱此卷了,所以嘱家人准备 把它付之一炬“焚以为殉”用来殉葬。 先一日焚《千字文真迹》,自己亲视其焚 尽。翌日即焚《富春山居图》,当祭酒以付火, 到得火盛,洪裕便还卧内。” 这幅在吴府里已经传承了三代人,被吴家老 少视为传家宝的《富春山居图》,在众目睽睽之 下被丢入火中,火苗一闪,画被点燃了 就在国画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从人群 里猛地窜出一个人,“疾趋焚所”,抓住火中的画 用力一甩,“起红炉而出之”,愣是把画抢救了出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