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讲课教案.doc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讲课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自相矛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可把我冻坏了。 (此时学生会说,老师你说错了。) 老师哪里说错了呢?(前后表达不一致,自相矛盾。) 2.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还有很多,试着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更多例子。) 3.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下“自相矛盾”的出处吧。 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看《自相矛盾》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 着重指导:弗(fú)、夫(fú)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并在黑板上示范。 (“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盾”的部首是“厂”。“誉”的部首是“言”。“吾”的部首是“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介绍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 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2.体裁。(寓言) 3.指名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分组朗读课文。 注释: 楚人:楚国人。鬻(yù):卖。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思。陷:穿透。利:锋利。以:用。弗:不。应:回答。 5.教师范读。 概括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刺穿一切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文中楚国人如何卖矛和盾的呢?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指名读,读出其夸赞自己东西的自豪感。) 2.他这般夸耀,路过的人都停下了脚步。路人们是要买他的矛或盾吗?路人们都说了什么话呢?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路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位楚国人是什么表现? (其人弗能应也)哑口无言、张口结舌…… 4.体会“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做事不能互相抵触,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要前后一致。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班级交流讨论: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实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 2.楚人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矛和盾都卖不出去) 我们来想办法帮帮他,帮他卖出这些东西。(引导学生为楚人想办法,自由发言。) 3.说话不要前后矛盾,说话要有逻辑性。说话之前先思考这样说是否合适。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盾→坚,物莫能陷 矛→利,物无不陷 不可同世而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6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