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经济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思想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学说奠定基础 (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原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 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 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压制 原因: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 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亨“独尊” (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白家,独尊儒术” 原因:①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 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②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 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人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 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4.魏晋南北朝-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原因: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 的冲过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原因:三教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调和 之风盛行。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原因: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 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痹。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 原因: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另一方 面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社会因素:随着商品 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 原因: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 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他宣称孔子是托故改制 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诚少变法的阻力。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原因: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 扬资广阶级的新道德、新文化,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 解放人们的思想。 0.新中国成立后——号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 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 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结合,成为了进行传统文 化和道德教育的思想要素。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不少国家也有很大影响 结论: 1.作为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儒学要求团结的社会环境和平衡适度的目标, 2儒学思想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而不是一成不变,保守死板 3儒学思想发展曲折,虽有破坏,但总能延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 4.儒学思想起源中国,发展于中国,融入中国的历史里,应该抛弃吗?我认 为,弃之失根! 儒家的基本经济主张张 崇本逐末”的生产观 诚信为本”的交换观 “均无贫”的分配观“尚俭去奢”的消费观 以民为本,不与民争利诚信”在儒家文化生产目的是为了道德理论基础为“节欲说” 以农为本,不与农竞业中处于本位地位 和谐,强调均无贫,有节欲思想出发,确立 以德为本,不违规求利|经济交往不仅是 是指由产阶级内部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 物与物的交换 才富平均。 尚俭节约的思想 是人与人的交往 儒学的核心:仁、义,和 通过服务进行和平征服 1945年以后的日本,利用汉人的,如今整个东亚 都在利用这一智慧抢占世界市场! 而中国,儒学思想对中国加入联合国,及以后占 领、征服世界市场继续起到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