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2009-2014年新外贸政策研析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度 2009-2014 年新外貿政策研析報告 駐印度代表處經濟組 2009.09.29 一、政策背景: (一)2004-2009 外貿政策:印度 2004-2009 外貿政策係該國 有史以來第一個五年外貿政策 Foreign Trade Policy ), 於 2004 年公佈、本年 3 月屆期,已展延至新計畫公佈 日期,該政策主軸係以貿易促進經濟成長並創造就業 機會。統計資料顯示,2003-2008 年印度出口由 630 億 美元增至 1,680 億美元,商品貿易由全球 0.83%增至 1.45%,服務貿易由全球 1.4%增至 2.8%,商品與服 務貿易總合則由全球 0.92%增至 1.64%,並創造 1,400 萬個就業機會,成果斐然。 (二 )2005 年 經 濟 特 區 法 案 Special Economic Zone Act 2005 ): 1、印度與中國大陸在經濟成長上最顯著的差異在於印 度缺乏繁榮的製造業。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主要由出 口與投資帶動,二者合計佔 GDP 的 50% 。而印度經 濟成長主要由消費帶動,約佔其 GDP 的 60% ,投 資佔約 25% ,出口則僅約9% ,出口(尤其是製造 業產品的出口)成為印度經濟發展戰略上至所攸關 的一環。 2、2005 年印度仿效中國大陸,推動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 ,SEZ)政策,同年並通過經濟特區法 案,欲藉 SEZ 達成帶動出口、增加就業、促進投資 等 3 項政策目標,希望在 2012 年以前將製造業佔 GDP 比重提升至 25% ,並在10 年內創造 1 億 5000 萬個就業機會。 -1- 3、印度自2005 年經濟特區法案通過至今已核准成立 557 個 SEZ ,並創造30 萬個工作機會,而 98 個已 營運的 SEZ ,在2007-2008 年其生產總值由 6,600 億 盧比增至 9,968 億盧比,成長 50%。2005-2009 年其 生 產 總 值 成 長 620% , 並 成 功 吸 外 人 直 接 投 資 FDI )達24 億美元,成效頗佳。 (三)2009-2014 新外貿政策:統計資料顯示,2008 年印度 主要出口市場依序為歐盟 36%)、美國 18%)、日 本 16%), 7 成產品輸往目前需求緊縮、保護主義 盛行之已開發國家,故自去年 10 月以來出口已連續 10 個月呈現衰退。印度商工部長 Anand Sharma 於本 98 )年8 月 25 日公佈該國2009-2014 年新外貿政策, 該政策值此艱難時刻推出,首要工作即在另闢海外新 興市場以扭轉目前出口持續下跌之趨勢,並以務實之 策略與行動重拾高出口成長。 (四)財政部刺激方案:印度財政部亦已公佈一系列之經濟 刺激方案,預計將可貢獻經濟成長達 3.5%,該部並以 政策措施提供市場充足之資金,以提振國內消費、投 資需求,並給予出口商融資優惠條件。目前已見到某 些復甦的跡象,7 月工業生產成長 7%,主要產業也正 恢復當中。 二、2009-2014 新外貿政策目標 (一)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