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ppt

专项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返回 2 .“ 市 ” 的发展 秦代 以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代 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南北朝 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 —— “ 草市 ”。 政府对 “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唐代 “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夜市” 比较繁荣 宋代 “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商业活动不再受 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 服务设施 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 返回 3. 商业城市 (1) 战国: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 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 商业中心 已经 形成。 (3) 唐代: ①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 ②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4) 宋代: 都市商业繁盛, 有夜市、 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 清代: ①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②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专题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构与特点 返回 [ 知考纲 · 明考情 ] 返回 考点 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1 . 过程: 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前者 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 2 . 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 (1) 春秋战国 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 (2)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东汉 出现了一牛挽犁。 返回 (3) 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远超前代,曲柄锄、大镰和播种工具 耧车 的出现,说明农具有所改进。 (4) 唐代出现 曲辕犁 ,标志着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成熟。 3 . 影响 (1) 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 小农户个体经营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返回 [ 灵犀一点 ]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返回 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时期 著名水利工程 ( 灌溉工具 ) 战国时期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 郑国渠 工程, 都是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汉代 关中的“ 井渠 ”, 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 哈密一带 的干旱地区。东汉的 王景 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 隋唐五代 时期 北方出现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出现高转筒车 宋代 出现水转翻车 明清时期 出现风力水车 返回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 . 从经济结构看: 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 业为辅。 2 . 从生产力看: 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 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 . 从生产方式看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 . 从土地所有制看 :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 有制。 返回 5 . 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看 :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 物力修建水利工程, 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国家在 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此外在赈灾、 救灾方 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返回 [ 灵犀一点 ] 小农经济条件下, 农民生活较稳定, 有较高的生产积极 性,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但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 简单的性别分工, 很难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 经济的发展。 返回 1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 耕作方式发展: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 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经不断完善而为 后世所沿用。 (2) 耕作技术进步: 耕作方法、 田间管理系统完善, 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土地利用率, 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 目标。 (3) 改善农业环境: 重视农田灌溉, 改善土壤环境, 使农 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 返回 2 .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 (1) 形成的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 成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①有利因素: 生产工具的使用 和改进 铁犁牛耕的普及等 农民自身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 封建政府的扶持 采取重农政策,扶持小农经济 返回 ②不利因素: a .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