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第17课 阿里山纪行》同步练习卷(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一中).docVIP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17课 阿里山纪行》同步练习卷(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一中).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 阿里山纪行》同步练习卷(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一中)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填字成词: 风mǐ    静mì     líng   听  雄jù   山间。 2.在下列横线上填进恰当的叠词。 (1)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   的、   的、   的。 (2)它真像一   绿地毯,   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3.佳句赏析。 (1)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 这一句运用   手法,写出了山下与山间的巨大温差,从作者   的角度,突出凉气穿肌透骨的力度。  (2)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 作者连用三个   ,写   、   ,突出树木的“   ”和“   ”。 (3)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作者以拟人化的   描写树木   。如诗如画的比喻,感受深切的   ,使森林、古树成了富有   的情境。 4.《阿里山纪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 5.《阿里山纪行》课文第7小节中引用的唐诗“入云深处亦沾衣“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6.《阿里山纪行》中歌曲《高山青》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 7.《阿里山纪行》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字里行间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8.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1)这一段运用“   ”和“   ”这两个比喻来写潭水的   和林区的   。 (2)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   ,这是一种   的手法。 9.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作者连用三个   ,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   反衬   。 (2)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 作者采用   手法,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的文字,强调林区的   。 (3)这一段文字以有声反衬   ,营造一个“静谧的世界”,收到了“   ”(填一诗句)的艺术境界。 10.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整个游程”是指   。 (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   意思,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 (4)作者整个游程并没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为何还赞美“阿里山风光美如画”? 11.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1)选文第二段中加点词“大约”和“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2)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阅读下面句子,请从语言的角度加以分析。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它

文档评论(0)

tim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