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合成抗菌药及抗病毒药 2.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 真菌感染一般分为两大类:浅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 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分类: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 B 、制霉菌素、 曲古霉素、灰黄霉素和西卡宁等。 (二)唑类抗真菌药物: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 氟康唑、噻康唑和伊曲康唑等。 (三)其他抗真菌药物: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 萘芬等。 两性霉素 B O O O H 3 C H 3 C HO CH 3 OH OH OH OH OH OH H O OH O OH O OH NH 2 OH C H 3 典型药物 性质: ? 本品含有氨基和羧基,故具有 酸碱两性 。 ? 本品遇 光、热、强酸、强碱均不稳定 ,在日 光下易被破坏失效,在 pH4~10 时稳定。 两性霉素 B 储存及临床用途: ? 在日光下易被破坏失效,在 pH4~10 时稳 定,应避光、密闭保存。 ? 本品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感染,也用于治疗 皮肤和黏膜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 B 硝酸益康唑 典型药物 Cl O N N Cl Cl , HNO 3 · 氟康唑 N N N HO N N N F F 典型药物 第七章 合成抗菌药及抗病毒药 抗菌药是一类能抑制或 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自从发现磺胺类药物和 青霉素以来,抗菌药得 到迅速发展。本章将讨 论喹诺酮类、磺胺类、 抗结核病药、抗真菌类、 其他抗菌药及抗病毒类 药物。 学习要求 授课内容 学习小结 重点难点 学习要求 掌握 诺氟沙星、磺胺嘧啶、甲硝唑、异烟肼的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熟练应用 该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和性 质,解决药物的生产、检验、运输、贮存的相关问题。 熟悉 盐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磺胺甲 唑、甲氧苄啶、 替硝唑、对氨基水杨酸、乙胺丁醇、两性霉素 B 、硝酸益康 唑、氟康唑、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 临床用途。 学会认识 这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解决药物 的生产、检验、运输、贮存的相关问题。 熟悉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分类、作用机制和构效关 系;熟悉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和构效关系; 学会认识 药物 的结构及疗效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 : 掌握典型药物:诺氟沙星、磺胺嘧啶、甲硝唑、异烟 肼、盐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磺胺甲 唑、甲氧苄 啶、替硝唑、对氨基水杨酸、乙胺丁醇、两性霉素 B 、硝酸 益康唑、氟康唑、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的化学结构或结构特 点、理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难点 : 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结构特点。喹诺酮类药物和磺 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 授课内容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第三节 抗结核药物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 第五节 其他类抗菌药物 第六节 抗病毒药物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一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和分类 ? 自 1962 年发现萘啶酸至今,已开发的本类药物约 有 50 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有 吡哌酸、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 等。其抗菌谱广、活性强、 毒性低、疗效可与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媲美, 与多数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给药间隔时间较 长,是抗感染药物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吡哌酸等 抗菌谱扩大, 对变形杆菌和 绿脓杆菌也有 效 , 副作用较 少。 萘啶酸、吡咯 酸等,其抗菌 谱窄,易产生 耐药性,作用 时间短,中枢 副作用较大, 现已少用。 诺氟沙星、环丙 沙星、氧氟沙星 等。抗菌谱广, 对 G - 菌 、 G + 菌 作 用强 , 对支原体、 衣原体、军团菌 及分支菌也有效, 耐药性低,毒副 作用小。 第四代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莫西沙星、加替沙 星等,除对革兰阴 性菌有强大的抗菌 作用,增强了抗革 兰阳性菌、支原体 、衣原体、军团菌 以及分支杆菌的活 性。 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和分类 二、 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 ? 本类药物 能穿透细菌的细胞壁,深入到细菌内部,抑制 DNA 螺旋酶 的活动,造成细菌遗传物质不可逆损伤, 故有 很强的杀菌作用。 ? 据研究,细菌要存活,其 DNA 必需保持高度卷紧状态,才 能容纳在其细胞壁内。当其螺旋酶被药物抑制后,其 DNA 不能卷紧被容纳在细胞壁内,于是无法复制、转录,从而 引起死亡。 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