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反哺网络化时代的代际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反哺:网络化时代的代际关系 主讲人:周晓虹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文化( culture )是一个社会或一个人群共同体共同承 认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的集合,自然也包括了使这些 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客观化的物质实体。 几乎所有关于文化的研究都会涉及其共有性和传承性。 ? 但是,近几十年以来,由于迅疾的文化和社会变迁, 常见的器物文明的传承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所称的 “文化反哺” 即那种由年轻一代将文化及其意义传递 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年长一代的新的传承方式使得传统 的代际关系发生了断裂,原先的教化者(亲代)与被 教化者(子代)关系的颠覆成了我们这个特定时代最 令人困惑的叙事议题。 ? 变迁成为人类关注的社会事实或者成为人类自觉思 考的主题和社会学本身一样,是安东尼·吉登斯所 说的现代性( modernity )的产儿。 ? “现代化”始自 17 - 18 世纪,但显然进入 20 世纪尤其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 ? ( 1 )变化的速度。“从社会学和理智意义上说,任 何一个孩子再也不可能生活在与他的父辈和祖辈曾 经居住的同样类型的世界上” ( Bell , 1999 )。 ? ( 2 )变化的规模。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导 致人口、经济和知识的变化规模都在空前增长。 一、社会变迁与叙事背景 ? 1978 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 型或改变。这场延宕 30 年至今没有结束的社会转型, 加之中国融入世界之后迎来的同样巨大的全球化浪 潮,使得中国社会卷入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迁之中。 社会变迁及促成这场大规模变迁的全球化和社会转 型,是我们讨论文化反哺及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的 叙事背景。 ? GDP 的高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教育 水平的提高、家庭规模的缩小或父系父权的家庭制 度的消亡,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嬗变,这一切 不能不影响到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及其变迁。 1 、研究方法 ? 2003 年后陆续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和重庆五 大城市对数十个家庭进行深入访谈 。 ? “典型小组访谈法”——将那些在亲子互动方面富 有特色的若干家庭组合在一起进行访谈,以期打破 单个访谈经常可能出现的“沉闷”。 ? 2 或 3 个家庭的相互作用,也产生了某种有利于人们 相互刺激的“突生”( emergent )性质。 二、选择麦当劳,或代际中心是怎样倾斜的 ? ? 从代际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中国人的食品或饮食的 变化,从孩子们尝试进入中国的麦当劳开始的。 ? 麦当劳在亚洲及中国社会的扩张: ( 1 )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阶级结构变动,出现中产 阶级消费群体。白领阶层,尤其是其子女,是麦当 劳在中国的第一批消费者或精神拥趸。 ( 2 )家庭小型化、核心化与独生子女政策。“小公 主”与“小皇帝”,家庭中心的代际倾斜。 ( 3 )父辈及祖辈在毛泽东时代所经历的极度匮乏, 希望孩子能比自己生活得更好些,起码衣食无忧。 ? 物质生活的丰裕,子代决策权的提高,使得这些 “ 80 后”或“ 90 后”在家庭内部消费上开始掌握了 前所未有的主动。 1990 年代前后进入中国的肯德基 和麦当劳等快餐店很快成为年轻一代尤其是孩子们 的消费天堂。 ? 改革开放后, GDP 不断增长,日常生活改善,孩子成 为中国家庭的中心。各种专供儿童的食品大行其道, 食品工业几乎成为儿童工业,而且导致了儿童成为 家庭消费的中心,饮食的决策权“从长辈转向晚 辈”。 ? 在代际之间,食品知识传承的方向开始发生逆转。 通过尝试各种新食品尤其是西式食品,“使得晚辈 们将他们的长辈拽入到地方社会和跨国主义交互作 用的场景之中”,文化反哺甚至成为年长一代接触 外来文化和现代性的常规途径之一。 三、移动电话:去中心化或个人网络的建立 ? 为什么讨论手机? ? 一方面,手机是除了计算机以外最能够表现代际差 异的电子产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手机的普及过 程中实现的“去中心化”,充分体现了代际间沟通 的主导权是如何从上一代“移动”到下一代手中的。 ? 几乎所有家庭的父母都承认,他们在操作手机尤其在 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方面极其低能,而这构成了他们向 子女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孩子使用手机不知道要比父母们厉害多少,我们研究的北 京中学生许多人都会“盲发”。上课为了不让老师知道, 他们可以在课桌下面不看着手机屏幕发送短信——他们有 能力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建立自己的“私域”,或自己的空 间。”(郭于华访谈 ) ? 亲代在手机操作上的“笨拙”,还直接导致了他们对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