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6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6).docVIP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6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6).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6) 一、基础精炼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淤泥      濯      案牍      亵玩      鲜有闻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2)惟吾德馨    (3)往来无白丁    (4)无案牍之劳形    (5)濯清涟而不妖    (6)不可亵玩    (7)宜乎众矣    (8)亭亭净植    3.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徐喷以烟 6.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有仙则名 B.不蔓不枝 C.苔痕上阶绿 D.无丝竹之乱耳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三.考试链接 8.文言文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灵    ②鸿儒    ③调    ④劳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4)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5)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①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 9.文言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蕃    ②濯    ③蔓    ④益    ⑤植    ⑥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用原文回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③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   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   ,   ”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   ,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   ,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四.拓展迁移 10.文言文阅读 (一)兰之味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

文档评论(0)

tim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