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燃烧 燃料.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燃烧 燃料 【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具体事实认识燃烧的条件,并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断灭火的原理;能够描述和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灭火的现象、原因及措施,并掌握一些安全消防知识。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质量守衡定律并明确质量守衡的原因,能运用质量守衡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并确定未知物质的组成。 (3)能够分析给定的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并根据质量守衡定律进行配平和有关计算。 (4)了解燃料的来源,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减少或控制物质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燃烧条件、质量守衡定律的探究,明确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控制质量实验的方法、对比试验研究方法,并掌握发现问题、设计实验、交流讨论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认识燃烧、爆炸等对人类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开展探究、与人合作的意识。 (3)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中考目标要求】 1.了解:火是一种现象。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知道燃烧一定发光、发热、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但初中阶段不刻意考查有无氧气参加。 2.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并会用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 3.了解:了解碳氢化合物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知道两种情况下燃烧产物、燃烧快慢、放热多少等方面的差别。了解不完全燃烧带来的负面影响。 4.了解:CO对人体产生毒害的机理。了解CO产生的主要途径,具有预防大气污染的意识。 5.了解:爆炸形成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懂得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储存、运输、使用的注意点,熟悉相关标志。 6.了解: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了解爆炸极限的概念。知道引爆的常见因素(明火、电火花、高温、撞击等)。 7.理解: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8.学会:常见火灾的处理方法。在被困火灾区时,能懂得区分不同情况的自救方法。 9.了解:常见灭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主要指泡沫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一、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的现象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现象是发光、发热,但不是所有的发光、发热现象都是燃烧。如电灯通电也会发光、发热,但它只是电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电灯通电是物理变化,而不是燃烧。 【引申】(1)化学上所谓的燃烧是指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反应)。 (2)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物质燃烧的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镁条的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 磷在氧气中燃烧 发光、发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都发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氧气燃烧的更旺。 燃烧反应的特征:发光、放热,化学反应。 【归纳·整理】 1、燃烧过程可能伴随着火焰、强光、烟或雾等现象。如气体燃烧时有火焰产生(如煤气),有的液体(如酒精)、固体(如硫磺)燃烧时由于受热会转化为蒸汽,燃烧时也会产生火焰;固体物质(如木炭、铁丝等)在直接燃烧时,一般是发光。若燃烧产物为固体时,将产生烟(烟是固体的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若燃烧产物为液体时,将伴随着雾产生(雾是液体的小液滴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 2、燃烧的“两面性”:一方面燃烧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为人类提供了可以利用的能量,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可能引发火灾,给人类带来灾难。 3、燃烧与点燃:燃烧是化学反应;点燃是诱发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二)燃烧条件及其活动与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 实验1 分别将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片刻 蘸酒精的棉花立即燃烧起来,而蘸有水的棉花球不会燃烧。 酒精具有可燃性,而水不具有可燃性。 实验2 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烧的小蜡烛,观察小蜡烛燃烧的情况。 蜡烛火焰逐渐变暗,最后熄灭。 烧杯中氧气浓度不断变小,最后氧气被完全消耗。 实验3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置于同一酒精灯在加热。 小木条容易燃烧起来,而小煤块很难燃烧起来。 使小木条发生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而使小煤块燃烧需要的温度较高。 实验结论: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空气和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思品·发现】 1、不同的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相应的着火点。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而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应注意: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对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越低,如炭粉

文档评论(0)

44488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1121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