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20120630教学幻灯片.ppt

0 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20120630教学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道家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道家发展历程 (1)道家之学的产生 创始人是老子,在其《道 德经》中提“道法自然”(25章) 的思想。集大成者庄子则提出 “不刻意”的命题来阐发之。 (《庄子·刻意篇》) (2)道家的衰落与复兴 道家在几经曲折之后具有复兴的趋势。林语堂把道家的智慧称为“自然”的智慧。“新道家”在美国及欧洲的兴起。 道家的三大管理智慧原则 (1)天道自然与自然而然的原则 天道自然,管理亦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 但道是什么? 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16章) 庄子说:“天之自高,地之自厚,夫何修也?” (《庄子?田子方》) 所以,道家认为天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须有自然而然的原则待之:“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抱朴子·内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无为”的实质是禁止反自然的行为(1963)。 (2)阴阳统一与相辅相生的原则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人生亦应如此: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老子》22章)(苏轼后加“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其意是:事物的完善境界是仿佛还有欠缺,但实用起来却没有什么毛病缺陷;事物的完美境界是仿佛还在成长,但实际应用中却没有止境;真正的正直仿佛是在委屈自己,真正的精巧仿佛是很拙劣,真正的回答有如沉默;真正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实则沉着冷静;真正才智高的人表面上看好象愚笨实则不露锋芒。 即表示事情的真正境界不在于正面的完美,而在于丰富而准确的内涵!因此,企业抓管理当持“太极思维原则”(西方人亦称“太极管理”模式)。 (3)虚静之道与谨守柔弱的原则 自然是虚静的: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16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1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7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老子》8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58章) 谨守柔弱也是中国人崇尚的做人韬略。 道家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1)道家管理智慧的世界意义 以张绪通博士( 《道学的管理要旨》,1992)为代表的新道家在美国的影响日渐增大。[The  great Tao university ] 美国的里根总统曾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曾经大力推崇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就好像煎(煮)小鱼(不要经常翻动)。)(《老子》60章)的思想,一时传为美谈。 其实,推崇自然思想,拥有“无为而治”的管理艺术,是极高明的管理境界。(殿学军教授,《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1997)。 “无为管理”被西方管理学界称赞其为“看不见的领导”、“轻松的领导”。 (2)道家管理智慧的现实意义 我们也许可以称道家管理智慧是竞争时代的人生智慧。道家以“自然”为核心原则的智慧是人格修养应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 严子陵: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新道家认为的企业家人格的两大特征:人格的独立,心性的自由。 由于道家管理智慧遵循了阴阳相互作用,使得道家学说所揭示出的一系列规律——循环律、成长律、得失律、时间律、调节律、容忍律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4、佛禅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佛禅发展历程 (1)创立于古代印度: 其创始人为乔达摩·悉加多。 (2)中国化过程 :汉时传入(河南洛阳白马寺),隋唐时大发展:法相宗、律宗、密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以及藏传佛教——喇嘛教等。 佛禅的基本教义与三大修行法门 (1)空观大千世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心经》) “空” 即无常,故佛家讲“诸法无常”的教义。 佛家有“四大皆空”的学说: 1)“外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