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聚仁教育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docVIP

浙江省金华市聚仁教育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浙江省金华市聚仁教育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6分) 1.(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本学期所学的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许多人间的真情﹣﹣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赞扬了人民子弟兵锐不可当   的气概;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正义者对持荒miù   战争论者的控诉;在《背影》中作者在父亲蹒   跚着过铁路买橘时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在《信客》中我们看到信客不耍jì   俩、诚实待人的好品质。 2.(6分)默写 (1)气蒸云梦泽,   ; (2)夜久语声绝,   ; (3)树树皆秋色,   ; (4)   ,阴阳割昏晓。 (5)在《黄鹤楼》一诗中,作者崔颢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3.(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不蔓不枝   ; (3)选贤与能   ; (4)无案牍之劳形   。 4.(2分)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处处志之 B.豁然开朗 若听茶声然 C.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宫室、器皿 D.出淤泥而不染 谋闭而不兴 5.(4分)名著阅读 (1)老舍的《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个英雄战士谱写的一曲英雄主义赞歌,主人公保尔在筑波耶卡窄轨铁路,经受了一场严寒,饥饿和艰苦劳动的考验。保尔和其他人为什么要修一条通向森林的铁路? 6.(6分)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写日记博客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漫画(无题) 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以上材料引自互联网)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两条信息。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7.(12分)微阅读时代,怎么阅读? 焦点话题 时下,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微电影、微旅行等,我们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粉丝、关注、转发、@,这些“微时代”特有的关键词,构建起一个虚拟的新大陆,形成一股“微力量”,推动着传统阅读方式的变革。表面上看起来,这可能是我们阅读方式的转变,或者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等等;但在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发现,这种“微阅读”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思维状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对事物认知和理解的方式。在这个“微时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读书? 材料一 “微阅读”是一种与传统阅读方式有别的新兴越大越方式,它伴随手机短消息、网文、博文出现而兴起的。“微阅读”的内容简单重复,基本上是以流行为基本支撑点的,属于没有任何阅读难度的轻松阅读。“微阅读”不是以汲取知识和开阔视野为目的,它的根本目的是消遣和娱乐。这些信息不能增加智慧,也不能传递知识,基本上可以当作无聊之时的娱乐。“微阅读也催生一种新兴的文学方式﹣﹣微文学、段子文学、微小说。”张颐武教授这样说道,“有时它是会心一笑,与人幽默;有时又像禅宗的谶语,言简意长;有时却是寸铁杀人,字字见血。” 材料二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的国民,对数字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的接触率40.3%,比2011年上升1.7

文档评论(0)

tim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