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左右开弓.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左右开弓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前新村幼儿园 孙魏君 王益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左右开弓的依据 理论依据: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对人脑的研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早在1981年,美国医学博士佩斯里就提出了左右脑的分工理论,他用实验证明:左脑接受身体右侧的感官知觉和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并主管抽象思维;右脑接受身体左侧的感官知觉和支配左半身的活动,并主管具体形象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奥斯丁在佩斯里之后的研究发现:如果把右脑调动起来,并且与左脑合作,会使大脑的总能力和总效率增加5倍,甚至是10倍。开展左右配合活动可拓展幼儿左右脑之间沟通联系的(脑梁)宽度,增加左右脑间交护运作的速度,从而促使左右脑均衡发展。“全脑教育”的思想应运而生。 实践依据: 0——6岁是人一生中身体发展和智力发展重要的起步和奠基时期,是身体发育发展的一大关键期。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劳伦斯研究发现——人在关键期所获得的能力终身不失。然而,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及教育的制约,人们往往注重右侧肢体的参与,无形中强化“右侧”,使我们的左侧几乎“沉睡”了,压制了幼儿内在运动潜能的表现和充分的开发。如果我们能在这敏感期里对幼儿的教育除了以前的那些只要发展右侧的活动外,能有意识地注重左侧活动——进行相关左右配合活动,幼儿的运动潜能便会大大地增加,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爱尔维修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依据大脑的交叉控制论原理,根据“全脑教育”的思想,我们创设欢乐、安全、无压力、有一定挑战性的运动环境,在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开展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双侧肢体活动——俗称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左右开弓,从而改善幼儿的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的平衡状态,提高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发展的均衡程度,从而更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运动潜能。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左右开弓活动 左右开弓的操节活动 左右开弓的徒手操:LEFT—LEFT—RIGHT(左左右操)、轮胎操等 左右开弓的器械操:皮球操、筷子操、响板操等 左右开弓的手指操:开门操、关门操、啄木鸟捉虫操等 左右开弓的模仿操:小兔操、小鸡操、猴子操、大象操等 左右开弓的器械活动 皮球、沙包、塑料圈、绳子、高跷等幼儿园常用运动器械都能加以利用,开展左右开弓活动。 智能球:左右抛接球、左右手拍球、左右手运球、左右手投篮、左右手滚球 左右脚倒球、左右脚踢球等 双节棍:左右手甩、左右手抛、左右手互打、双人对打 纸板箱:翻滚、左右匍匐爬、双手匍匐爬等 轮 胎:左右手滚、拖、背等 左右脚轮跳、双脚跳、跳圈、爬高 钻、翻滚等 沙 包:刚开始时,我们给予幼儿充分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挖掘沙包的游戏处方,再有的放矢地展开系列左右开弓活动——单手抛接、单手投掷、单脚踢沙包、左右抛接、左右投掷、左右踢沙包、两人玩沙包、多人玩沙包…… 左右开弓的体育游戏 荡秋千、收垃圾、太空战士、打怪兽、猫和老鼠等体育游戏都是我们经常做的左右开弓体育游戏。 大班的《打怪兽》游戏,幼儿既要背负一定的能量(沙包、装有水的可乐瓶——喷水枪、小木棍等),又要过草地,又要搭小桥过小河,又要匍匐爬行进…… 左右开弓的整合活动 生活活动中的左右开弓:分筷子、扣钮扣等 美术活动中的左右开弓:双手涂色、剪纸、折纸等 劳动活动中的左右开弓:洗手帕、搽桌椅等 音乐活动中的左右开弓:弹钢琴、打击乐等 三、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左右开弓的原则 遵循原则一:平衡性原则 左右开弓活动要尽量保持平衡,在左右开弓活动中先左后右再左右,左右侧的均衡使用有助于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左右两者不能替代。 遵循原则二:兴趣性原则 在选择内容和方法时尽量采用幼儿平时生活中熟悉的,能接触到的日常用品,采用游戏的形式去操作,避免强求幼儿机械的使用左侧而感到厌烦。 遵循原则三:科学性原则 依据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在幼儿各年龄阶段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活动开展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突现量力而行,关注幼儿活动的密度和活动量,做到动静交替。 遵循原则四:渗透性原则 左侧肢体的活动尽量结合幼儿的日常活动,各科有机结合,不要牵强施行。 2004、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