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历史名人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5 宜兴历史名人研究 序言 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锦绣江南鱼米之乡,太湖西岸的历史名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迁徙中,宜兴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为中原文化和吴楚文化的交汇之地,见证了古代经济文化演变发展的风雨历程,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阳羡历史文化。 宜兴籍学者徐铸成先生曾经用明代学者王思任的话赞美家乡道:宜兴,自古非藏污纳垢之地,乃忠义奋发之乡。 事实确是如此。千百年来,宜兴的人民素以勤劳智慧、崇尚诗书而著称,耕读传家,为文立德,名公巨卿,鸿儒硕彦, 代不绝书。宜兴累出朝廷重臣,封疆大吏,其中荣登相位、显赫一时的就有10人之多,他们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 纵横驰骋,在缤纷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抒定国安邦之抱负,展文治武功之雄才,其中杰出者更是名垂青史,光耀千秋。 翻开历史新的一页,当代宜兴,更是英才辈出,群星璀璨,“教授之乡”的美誉蜚声海内外。18名宜兴籍 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书画艺术家徐悲鸿、教育家蒋南翔、革命家潘汉年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第一讲:宜兴第一人物周处 主讲:丁蜀高级中学 鲍晔明 今天我们来看第一讲:宜兴第一人物周处 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文字: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这段文字选自于《世说新语》,翻译过来就是: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这段文字使我们对周处有了一个最初的印象,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也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周处。 周处(242-297),字子隐,晋朝阳羡仍(宜兴)人。他的父亲周鲂,做过吴国的太守,再周处少年时就去世了。周处年轻时,力气过人,性情蛮横,常与人斗殴闹事,乡亲门很憎恨他。那时,长桥下有条独角蛟,南山上有条白额虎,一起危害百性,因此,人们连同周处在内称做“三害”。当时,有人劝他射虎宰蛟。周处就上山射死白额虎,又下河跟蛟搏斗,经过三天三夜,乡亲们都以为他死了,高兴的庆祝起来,这时,周处居然回来了,看到乡亲们庆祝不是因为他射了虎、宰了蛟,而是以为他死了。从此,决心悔改,努力求学,后任吴国东观左丞。尽忠报国,战死疆场。 周处在史学、文学上都有所建树,著有《默语》30篇及《吴书》,惜已失散。他还撰写了《风土记》,这是我国最早一部介绍地方性岁时节令,风土习 俗的著作,它最早记载了端阳裹粽、七夕乞巧的习俗,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讲:南朝梁名将白马银枪陈庆之儒将典范 主讲:丁蜀高级中学 鲍晔明 陈庆之(484~539):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南朝梁名将。自幼为萧衍的随从。初时仕途不顺,任了20多年六品官。直到受命接应北魏降将元法僧,才受封为武威将军。525年三月和萧综入镇彭城,五月,魏军来犯,陈庆之击败其先锋丘大千,萧衍命梁军退兵,此时萧综突然逃降北魏,梁军溃散,唯有陈庆之全军而返。526年,陈庆之随元树出征寿春,攻拔两城,迫降魏豫州刺史李宪,此次作战,梁军共克52城,获75000人。527年十月,陈庆之与曹仲宗、韦放(韦睿之子)联合进攻北魏涡阳,连下十三城,大败魏军,俘斩甚众,涡水为之断流,又降城中3万余人。528年,北魏发生内乱,魏北海王元颢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萧衍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于是陈庆之迎来了他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