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第四章 从受众到用户.pptxVIP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第四章 从受众到用户.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一章 绪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四章 从受众到用户授课人:X X X2019.09 目 录一、互联网用户的发展现状二、从受众到用户三、互联网用户的小众化、碎片化趋势 1、互联网用户的规模1.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互联网用户,又称网民、网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定义为: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居民。截止2017年12月底截止2017年12月底全世界76.34亿人当中中国13.84亿人当中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到41.56亿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54.4%互联网普及率55.8% 1、互联网用户的规模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普及率年份网民数(万人)互联网普及率201361,75845.8%201464,87547.9%201568,82650.3%201673,12553.2%201777,19855.8% 1、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中国手机网民及其占网民比例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构成情况是动态的,不仅要看某一时间节点的数字,还应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此外,中国互联网用户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能简单地以人口统计学上的总体特征来替代某一部分用户的具体特征,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并掌握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发展变化逻辑。/2018-08/20/c_1123296882.htm【链接】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1)性别结构:网民性别结构与人口性别比例趋同。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2)年龄结构:我国互联网用户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3)学历结构:我国网民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为主。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职业结构(4)职业结构学生群体在用户中占比最高。互联网用户过于集中在某些职业和行业的现象正在发生改观,呈分散化、大众化的发展态势。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收入结构(5)收入结构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总计达到36.8%;2018年上半年无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月收入5000元以上)占比有所提升。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6)应用结构第一,基础应用用户规模稳定增长,综合类平台内容优化进程加快。第二,互联网理财使用率提升明显,市场规范化有序化发展。第三,电子商务与社交应用融合加深,移动支付使用率保持增长。第四,互联网娱乐健康发展,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第五,共享出行用户高速增长,市场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二、从受众到用户“受众”概念在20世纪下半叶开始流行起来。“受众”这一概念由传统意义上的演讲听众、戏剧观众演化而来。在传播学的意义上,它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积极的受众”这一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开始流行,学者们开始把注意力从传者转向受者,关心人们如何使用媒介,以及在媒介使用中获得的意义。美国式的经验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代表,而英国的文化研究以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主要标志。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媒体日益扮演重要角色,“用户”的概念被引入传播学领域。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数字化时代之后,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源的掌控,互联网用户拥有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互联网用户可自由地选择他们要看、要读、要写的信息。这种选择,既包括对信息内容的选择,也包括对信息的接收形式、接收时间、接收顺序的选择。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如搜索引擎、协同过滤。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具备了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条件。数字技术使传者与受者位置互换、重叠、界限模糊,传播活动逐渐“去中心化”。在Web 2.0的技术平台上,信息传播交互的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是一个传送或接收的中心,传播活动早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而是呈现出信息传播的双向结构和网状结构。相比之前,人们进行传播活动更加便捷、高效,每个用户都可以在对话中实现决策参与,成为传播活动主体。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传播空间,延伸了大众的这种象征性权力。互联网赋予了信源蜂窝式增长的可能,亿万互联网用户都是信息和观点的所有者。从理论层面看,全世界只要联通网络的国家和地区,每一个人都是信源。《时代》周刊2006年年度人物—“你”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互联网用户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其主要传播特征即自媒体表达。每个人在即时化的海量信息传播中,模糊了个人媒体和传统大众媒体的边界。“阅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参与到新闻生产链条的上游,而不再只是单纯的阅听大众,也意味着媒体生态和运作规则的深刻改变正在酝酿和发生之中。 3、从消费商品到生产内容传统的媒体消费者之“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目标对象”的角色被“搜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