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学思想家将相篇.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入 管理就是治人,治人就是谋略。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人性的弱点 ,在生存的竞技场上,既是足以致命的利器,也是催人向上的源泉。管理者掌握人性的弱点,有助于更好的鉴别人才、使用人才。而知道如何使人才为我所用、任我所用,是一种管理的大智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本小组选取了历史上一些杰出将相的经典箴言,来揭示中国式管理的奥妙,使中国式管理的铂金法则更加凸显。中国古代管理学思想家 ——将相篇姜太公管仲晏婴孙武商鞅诸葛亮刘基魏征619009306 邵思思619009311 孙书霞619009313 谢叶舟619009316 支玉萍619009317张勤619009318蒋月619009319谈小芬619009322陆蓉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姜太公(约公元前1128-约公元前1015),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吕尚(姜太公)的文治武略影响深远。他不仅是周王朝的开国元勋,而且是担任国师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四朝元老,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的思想、理论、实践博大精深。1、韬略鼻祖,千古武圣姜太公作为中国韬略鼻祖、千古武圣,其文韬武略、经国治军,理民化俗之论、之策、之术,都为后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华夏民族所称颂、效法。2、权谋思想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3、爱民思想 太公所言:“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合,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无疑,天下和服。”4、顺民思想姜太公深知“民为邦本,民固国兴”的道理,有民则有国,无民则何国可言。5、举贤思想《六韬·文韬》中《上贤》、《举贤》两篇,集中表现了姜太公的重贤、上贤、选贤、举贤的圣贤治国论及其思想内容。6、六守三宝《六韬·文韬·六守》载:太公曰:“人君有六守三宝。”六守:仁、义、忠、信、勇、谋。三宝: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7、九府圜法姜太公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他制定的九府圜法。所谓“九府圜法”,/view/340812.htm颜师古云:“《/view/223761.htm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圜谓均而通也。”仲学派——管仲管仲学派经济思想的基础 1、“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管仲学派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即利益趋动。管仲学派认为人性的基础是自然属性,追求物质利益,是人亘古不变的特性。2、充分认识到了市场的作用。 “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通过市场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物资余缺等状况,而且可以看出社会治乱、人心向背。 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并初步形成体系的经济思想 1、 产业战略、政策上,“以农为本,本末并举”,在发展多种经营的大农业同时,积极发展工商业。 2、财税管理上,大力改革农业税收形式,工商税则注意“寓税于价”、“与之为取”。如盐铁税、渔业税、山泽特产税等 。3、金融流通方面,充分发挥货币的宏观调控作用,运用轻重之术,驾驭国家经济,充实国家财政。 4、对外贸易方面,因时而动,热情服务。5、消费支出方面,提倡特殊情况下“侈靡”,即扩大消费,以刺激生产。 晏婴何谓君子?衣冠端正言谈符合义理行为合乎礼仪,公正廉洁寻求贤明的方法 ——听其言,观其行得意时,所做失意时,所不做富贵时,所取贫贱时,所不取启示 对于每个人来说,行为会透露你的特点。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考察属下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办事。 具备知人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衡量和筛选标准。用人观 国有三不详,夫有贤(贤能)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详;用而不任(信任),三不详也。 “三患”:忠臣不信、信臣不忠、君臣异心。贤知祥任用治国之道民本思想 (核心)。“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以礼治国。“和而不同” 。孙武择人任势 ——用活手中的每一颗棋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熟悉才能辨别真伪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 君命有所不授商鞅商鞅的管理思想商鞅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人的本性是自利、自为、自私、人的心智有为一己之利的计算心,“法”的设置只能满足人性自利所要求的规则,自然也就为人所接受。在主持变法的过程中,制定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全面贯彻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这一总的管理思想。商鞅(公元前390—338)卫国国君的后裔,本名公孙鞅,又称卫鞅,后因封地商,故而世称商鞅。商鞅说:商鞅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只有农民由于朴实可信,安土重迁,故而最便于听从朝廷的驱使,平日在家务农,战时应征人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len8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