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课件-肠梗阻教学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治疗 手术方法 原则:以挽救生命、解除梗阻为主,不苛求祛除病因的确定性治疗 手术适应证: 绞窄性肠梗阻 有穿孔趋势、绞窄趋势的肠梗阻 有非手术方法不可逆转的器质性病变 非手术治疗未取得预期疗效的梗阻 七、治疗 手术方式 解除梗阻病因 切除病变肠管 肠短路手术 肠造口肠外置术 七、治疗 手术后的治疗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护 营养支持 抗感染 并发症的处理 几种常见肠梗阻之一 粘连性肠梗阻 一、粘连性肠梗阻概述 是由于腹腔内粘连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最常见 粘连与梗阻有密切关系 肠粘连与粘连性肠梗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粘连性肠梗阻概述 粘连:是机体对创伤、缺血、感染、异物所作出的炎症反应,是愈合机制的一部分。 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 腹腔内创伤、缺血、感染、异物导致炎症,形成腹腔内粘连。 粘连≠梗阻 粘连与梗阻不成正比 二、粘连性肠梗阻病因 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是在粘连的基础上,存在诱发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肠道功能紊乱;暴饮暴食;体位突然改变。 粘连性肠梗阻可反复发作 三、粘连性肠梗阻诊断 有无梗阻——有梗阻 梗阻类型——机械性 有腹腔手术、感染、外伤史;有多次发作史;痛、呕、胀、闭; 肠型、蠕动波、压痛、亢进、高调肠鸣音 X线气液平面 三、粘连性肠梗阻诊断 关键:区分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 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可能 腹痛进行性持续性加剧 全身情况迅速恶化,出现休克趋势 腹膜刺激征 出血倾向(呕吐物、肛门排出物、腹腔液) 孤立、固定、增大的肠袢(体征、X线征) 四、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与方法适用于粘连性肠梗阻 原则:解除梗阻,纠正因梗阻引起的生理紊乱 方法:手术与非手术 非手术治疗(基础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插胃管)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抗感染 其他治疗:置肛管、灌肠(中药大承气汤)、解痉止痛、针灸、生长抑素 四、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首先非手术治疗 作好手术准备 手术可形成新的粘连 手术无法彻底解除粘连 非手术治疗无法消除梗阻的情况下,手术仍是有效方法 四、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手术方式 粘连松解 肠管部分切除 肠短路吻合 肠排列:使肠袢有序排列粘连,而不致发生梗阻 * 肠梗阻 2009-4-17 龙华医院西医外科:章学林 E-mail:shanghaizxl@ 【目的要求】 了解肠梗阻的病因、病理与分类。 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熟悉肠梗阻的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适应证及非手术疗法的基本措施。 一、肠梗阻的概述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顺利通过肠道. 病因复杂,病情严重,发展迅速 能引起肠道本身和全身一系列病理变化 病变范围可从十二指肠到肛门 二、小肠大肠的解剖生理 血供来自肠系膜上动脉。静脉血经肠系膜上静脉回流入门静脉 受交感神情、迷走神经支配 不受自主神情支配 二、小肠大肠的解剖生理 小肠壁结构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 小肠上皮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3-7天更新一次 500万绒毛,10m^2 二、小肠大肠的解剖生理 小肠的主要功能: 消化和吸收(食物) 胃液(1~2L)、胆汁(800~1000ml)、胰液(1~2L)、 肠液(1~3L)能将多肽分解成可吸收的氨基酸 小肠运动:分节运动;蠕动;紧张性收缩 二、小肠大肠的解剖生理 小肠的内分泌功能 极限可切除范围:保留1m小肠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二、小肠大肠的解剖生理 大肠的解剖(结肠、直肠) (回肓瓣)盲肠(6cm)、升结肠(15cm)、 横结肠(60cm) 、降结肠(25cm) 、乙状结肠(40cm)、直肠(15cm) 结肠袋、结肠带、 脂肪垂(三特征) 二、小肠大肠的解剖生理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 二、小肠大肠的解剖生理 大肠的功能:吸收水分,储存粪便(乙状结肠) 葡萄糖和无机盐可在结肠吸收 运动:节段性收缩;推进性运动 钡餐:4小时到肝曲,6小时到脾曲,24小时排出。 三、病因与分类 按梗阻发生的原因分 机械性梗阻(肠腔内、肠外、肠壁) 动力性梗阻(麻痹性、痉挛性) 血运性梗阻(肠系统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原因不明的假性肠梗阻 三、病因与分类 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 单纯性、绞窄性(肠壁出现了血运障碍) 按梗阻部位分: 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结肠梗阻 闭袢性梗阻:肠管两端均发生阻塞 三、病因与分类 按梗阻程度分:完全性、不完全性 按进展速度分:急性、慢性 各型可不断转化 临床意义最大的分类:单纯性/绞窄性 四、病理生理 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 局部: 肠蠕动变化;肠腔膨胀、积气、积液;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肠壁坏死穿孔 四、病理生理 全身: 体液丧失 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感染和中毒 呼吸和心脏功能障碍 四、病理生理 高位小肠梗阻易有水电解质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