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土壤肥料学课件7知识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肥料学》 主讲教师:邹长明;第七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二.土壤的形成因素 ;自然土壤;自然土壤;四.我国的土壤分布规律 我国南北跨6个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东西跨4个气候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气候、植被、土壤类型之多,世界少有。由南向北,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黄褐土、褐土、棕壤、暗棕壤、黑钙土、粟钙土、黑土、灰化土等。;干旱类型土壤带;喜马拉雅山的土壤垂直带谱;;安徽省主要土壤类型概述;第二部分 土壤分类 土壤分类的重要性: 土壤分类是调查和认识土壤的基础,是进行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和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也是研究土壤的一种基本方法。 目前,全世界的土壤分类系统有140多种,其中主要的有三种,一是俄国的土壤发生学分类体系;一是美国的土壤属性分类体系;一是我国的土壤分类系统和土壤系统分类。 ;第二节 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 一、土壤分类级次;2.亚纲:;3.土类:;4.亚类:; 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土属主要根据成土母质的成因、岩性及区域水分条件等地方性因素的差异进行划分。对于不同的土类或亚类,所选择的土属划分的具体标准不一样。;6.土种:; 土种主要反映了土属范围内量上的差异,而不是质的差别。可根据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盐分质量分数多少、淋溶深度、淀积程度等这些量或程度上的差别化分土种。;7.变种:;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高级分类单元主要反映了土壤发生学方面的差异,而低级分类单元则主要考虑到土壤在其生产利用方面的不同。;第三节 我国的土壤系统分类简介; 土壤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诊断层:指用于识别土壤分类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层有诊断表层和诊断表下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于分类目的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规定的土壤性质(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则称为诊断特性。; 我国1984年开始进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研究,在提出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初拟”( 1985 )、“二稿” ( 1987 ) 、“三稿” (1988)、“首次方案”(1991)后,1995年提出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共设立了11个诊断表层,20个诊断表下层,2个其它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 “修订方案” 共把全国土壤分为14个土纲、39个亚纲、141个土类和595个亚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 1.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有严格的定量指标和明确的边界,还有一个完整的检索系统,反映了当前国际土壤分类的潮流和方向(定量化);也便于土壤分类的自动检索。 ;2、以发生学理论为指导 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奠定了土壤发生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生学分类。其后,从地理发生演变为形态发生和历史发生,以致最近的诊断发生学观点。其科学内涵使土壤发生学理论至今仍未失去其指导意义。但是,我们认为,发生特性一定是可以量度的,不然说明我们对此尚未认清。如灰化作用和淀积粘化作用曾因没有掌握定量指标而混淆过,现在可以根据灰化淀积层和淀积粘化层的指标将它们区分开来。 ; 3.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纲名称,大多为当今世界上土壤分类中常用的名称,如有机土、灰土、火山灰土、变性土、干旱土、新成土均直接引用了美国土壤系统分类,铁铝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潜育土则参照了联合国世界土壤图例单元而来;在土壤命名上,采用了连续命名法,也便于国际交流。;4.充分注意我国的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貌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丰富的土壤资源,有许多特点是其它国家不具备的。首先是人为土壤,如水稻土、灌淤土等,据此提出了人为土纲;其次是热带、亚热带土壤,据此提出了铁铝土和铁硅铝土纲;再次是西北内陆干旱区土壤,内容更加丰富;最后是青藏高原土壤,增加了二个亚纲。这不仅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的土壤分类,对世界土壤分类也是很大的贡献。 ;分类级别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为多级分类,共分6级,即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前4级为高级分类级别,后2级为基层分类级别。现将各分类级别的划分依据阐述如下: ;1、土纲:是土类共性的归纳,其划分突出土壤的成土过程、属性的某些共性以及重大环境因素对土壤发生性状的影响。即根据主要成土过程产生的性质或影响成土过程的性质来划分的。如铁铝土纲的各土类均具有富铝化过程为其特点;盐成土纲是易溶盐与钠离子在土壤中累积所形成的特有土壤性状。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共划分14个土纲: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土、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