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带电测试专用试验杆的研制与应用(变电管理所高压二班QC小组).doc

避雷器带电测试专用试验杆的研制与应用(变电管理所高压二班QC小组).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4年度QC小组活动成果材料 创新型 避雷器带电测试专用试验杆的研制与应用 珠海供电局变电管理所 高压二班QC小组 目 录 TOC \o 1-2 \u 1、小组简介 2 2、前言 3 3、选题理由 3 3.1、带电测试存在的几个问题 4 3.2 、课题的选定 5 4、设定目标 6 4.1、提出目标 6 4.2、目标可行性分析 7 5、对策方案的提出和方案的选择 8 5.1、测试杆前端结构改良 8 5.2、测试杆长度选择 10 6、工具形状及尺寸的最终确定 11 7、制定对策 12 8、对策实施 12 8.1、收集材料 12 8.2、车床加工 13 8.3、工具验收 14 8.4、操作培训 14 9、效果检查 15 9.1、工作效果 15 9.2、无形效益 15 10、制定巩固措施 16 11、下一步计划 16 避雷器带电测试专用试验杆的研制与应用 高压二班QC小组 小组简介 小组情况简介: 小 组 简 历 小组名称 高压二班QC小组 成立时间 20 课题类型 创新型 课题注册 20 活动时间 2013.6.10-2014.03.15 活动次数 20 出勤率 100% 活动课题名称 避雷器带电测试专用试验杆的研制与应用 成 员 概 况 姓名 性别 职称 职务 组内分工 接受TQC 教育学时 梁育雄 男 高级技师、助理技能专家 高压二班班长 组长(全面负责) 72小时 方义治 男 高级工程师、助理技术专家 变电管理所高压专责 组员(技术顾问) 72小时 黄启泰 男 技师 运行专责 组员(研制试验) 72小时 易冉 男 助理工程师 安全专责 组员(研制试验) 72小时 黄秉权 男 高级工 运行班长 组员(具体实施) 72小时 朱子龙 男 助理工程师 安全员 组员(具体实施) 72小时 林煜超 男 助理工程师 巡检员 组员(具体实施) 72小时 前言 避雷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设备之一, 主要用于限制由线路传来的雷电过电压或操作引起的内部过电压。近年来,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MOA)以其优异的技术性能逐渐取代了其他类型的避雷器,成为电力系统新一代的过电压保护设备。由于MOA 没有放电间隙, 氧化锌电阻片要长期承受运行电压的作用,且各串联电阻片中不断有泄漏电流流过。如果MOA 在运行中发生劣化,泄漏电流就会增大,最终导致MOA热崩溃而发生设备事故。所以监测运行中MOA的泄漏电流情况,对判断其运行状况是非常必要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运行中的MOA定期试验作出了规定, 通过定期检测避雷器的全电流和阻性电流,可对避雷器的运行状况作出有效的分析判断。 选题理由 3.1、带电测试存在的几个问题 如上文所述,对运行电压下的氧化锌避雷器进行泄漏电流的带电测试,是监测避雷器运行状态以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接线繁琐,测试效率较低:需要在避雷器放电计数器上下两端接取试验连线,但避雷器放电计数器通常离地较高(2.4m-2.6m) (a)搬运梯子 (b)摆放仪器与测试引线 (c)接试验引线 (d)测量 图1避雷器带电测试常规流程图 按照此流程,在进行全站避雷器带电测试时,需要多次在梯子上上下下,这样的接拆线方式一方面使得测试效率较低耗时较长(见表1),另外一方面给试验人员带来一定的摔落风险,此外多次搬动梯子还比较消耗试验人员的体力使得试验人员相当疲惫。 表1:全站避雷器带电测试所需时间 变电站名称 220kV雨塘站 220kV大港站 220kV尖峰站 110kV五山站 避雷器组数 14 22 18 5 全站测试所需时间(小时) 2.5 4 3 1 对试验的各个流程所耗时间进行了大致的统计,具体数值见表2: 表2:避雷器带电测试各流程所需时间 试验流程 搬梯子 摆放试验仪器 上下梯子装拆线 实际测量 各个流程耗费的时间(分钟) 3 2 3 1 从表2可以明显看出,搬运梯子及上下梯子进行拆接线在整个试验流程中所占时间比例较高。 2.带电接线,有人身触电风险:直接用人手戴绝缘手套来进行测试时的接拆线,若未注意保持足够安全距离,手臂伸的位置过高,可能引起高压一次引线直接对人体放电,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 图 2 手戴绝缘手套接拆线 3.2 、课题的选定 测试效率低及人身触电风险两个问题 测试效率低及人身触电风险两个问题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 使用新型测试工具来代替人手工直接拆接线 使用新型测试工具来代替人手工直接拆接线 调查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