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生物的耐盐机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的耐盐机制 第一节 嗜盐微生物 概念 嗜盐微生物(halophilic microorganism)是生长的最适盐浓度大于0.2mol/L(氯化物)的微生物。 根据微生物对盐的需要可将细菌和古菌分为四类: 非嗜盐微生物(菌) 轻度嗜盐微生物(菌) 中度嗜盐微生物(菌) 极端嗜盐微生物 (菌) 最适NaCI浓度 非嗜盐菌 弱嗜盐菌 1%---3% 中度嗜盐菌 3%---15% 极端嗜盐菌 13%--15% 中度嗜盐菌和极端嗜盐菌属于极端环境微生物 大多存在于海洋、盐(碱)湖、盐场、沙漠植物、盐渍食物等高盐环境中 两者区别:对NaCI浓度要求不同 不同类群(细菌和古菌) 中度嗜盐菌和极端嗜盐菌的种类 中度嗜盐菌 生长离不开盐、适应盐浓度范围宽(0.1%-32%) 典型的是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下有10余各属,最大的属为Halomanas(盐单胞菌属),60余个种,主要成员Halomonas elongata(伸长盐单胞菌) 极端嗜盐菌 属古菌,18个属,49个种。属需氧微生物,菌落呈红色或粉红色 Na+对嗜盐菌的影响 很多微生物可以耐受一定浓度的NaCI,但没有依赖性。 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根瘤菌 中度嗜盐菌和极端嗜盐菌对NaCI有很强的依赖性,在没有NaCI的环境中不能生长 第二节 微生物的盐适应机制 一、渗透调节 内盐机制 有机渗透质机制 二、 Na+输出机制 1.初级钠泵 2.次级钠泵 一、渗透调节 内盐机制(KCI机制) 属无机渗透质机制 菌体内积累高浓度KCI,以K+ 和CI-作为渗调剂,维持渗透平衡 多数极端嗜盐菌采用此种机制 某些高等植物也通过积累钾来抵抗盐危害 利用内盐机制进行渗透调节的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含有大量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利于蛋白质形成水合外层,保持正常的构型和功能 2. 有机渗透质机制(亲和性溶质机制) 亲和性溶质:生理pH条件下不带净电荷、高度可溶的小分子有机物 亲和性溶质在细胞内积累,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 环境中渗透压增高时,通过积累亲和性溶质平衡渗透压 取代水与蛋白质表面的结合,保护蛋白质的稳定 亲和性溶质的产生:自身合成,细胞外吸收 几种常见的亲和性溶质 氨基酸类:脯氨酸、谷氨酸 氨基酸衍生物类:四氢嘧啶、脯氨酸甜菜碱 小分子肽类:N-乙酰谷氨酰谷氨酸氨基化合物 磺酸脂类:胆碱-O-磺酸 多羟基化合物类:甘油、甘油葡萄糖苷 糖类:海藻糖、蔗糖 脯氨酸 大多数细菌渗透胁迫时细胞内积聚高浓度脯氨酸 革兰阳性菌:胞内合成 革兰阴性菌:提高转运水平 脯氨酸转运系统:PutP、ProP、ProU 甘氨酸甜菜碱、脯氨酸甜菜碱、谷氨酸甜菜碱 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相容性溶质 存在原核生物、动物和植物 自行合成 四氢嘧啶 嗜盐菌的重要的亲和性溶质 自行合成 海藻糖 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龙胆二糖、松二糖 大肠杆菌、沙门菌从头合成海藻糖 ostAB操纵子编码的两种酶催化海藻糖的生成 二、Na+输出系统 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排到细胞外,维持细胞内较低的盐浓度 细菌存在2种Na+输出系统 1.初级钠泵 包括四类:脱羧酶、甲基转移酶复合体、ATP酶和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 脱羧酶 催化草酰乙酸脱羧,在催化脱羧反应时向细胞外输出钠离子 主要包括:草酰乙酸脱羧酶、甲基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戊烯二酰辅酶A脱羧酶、丙二酸脱羧酶 甲基转移酶复合体 产甲烷古菌的初级钠泵,催化甲基从甲基四氢甲 烷喋呤转移到辅酶M,在此过程中偶联钠离子输 出 有8个不同的Mtr亚基,MtrA、MtrB、MtrC、 MtrD、MtrE、MtrF、MtrG、MtrH,由转录单元 mtrEDCBAFGH编码 ATP酶 与细胞膜相连,伴随ATP酶水解,将钠离子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 2种类型:F型ATP酶和V型ATP酶,广泛分布在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 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 大多数细菌呼吸链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在呼吸过程中输出钠离子 最早在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中发现 弧菌属、枯草杆菌属和大肠杆菌等中都有发现 2. 次级钠泵 常称为Na+/H+逆向转运蛋白,广泛存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属跨膜蛋白,催化单价阳离子( Na+、

文档评论(0)

156****6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