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NL 004-2018胶浆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酚黄变.pdf

Q_NL 004-2018胶浆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酚黄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标准 编号:Q/NL 004-2018 版本号:1.0 发布日期:2018 年 8 月 6 日 实施日期:2018 年 8 月 13 日 胶浆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酚黄变 1 范围 本方法专用于酚黄变,不包括在纺织品材料上发生的许多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的黄变。 2 参考标准 ISO105-X18:2007 纺织材料 色牢度试验 第X18部分:材料苯酚发黄可能性评估 3 专用语和缩略语 3.1 酚黄变 在氮氧化物和酚类化合物的作用下,纤维产品产生的黄色色变。 3.2 酚黄变色变潜力 酚黄变的可能性或能力。 3.3 BHT (化学名称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或者延缓高聚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通俗 来说,即是能防止聚合物材料因氧化引起变质的物质。 4 原理 将试样和作为控制标样的聚酰胺标准贴衬布分别夹到含有BHT的试纸内,在一定的温度、压力 下放置一定时间,当控制标样的黄变达到规定的程度时,用灰色沾色样卡评定试样的沾色。 5 设备及材料 第 1 页 共 3 页 企业标准 5.1 玻璃板: 每块大小(100±1)mm×(40±1)mm×(3±0.5)mm。在每次测试前,使用不会留下残留物的去污 剂 (例如:乙醇)彻底清洁玻璃板。 5.2 恒温烘箱: 温度可保持在(50±3)℃。 5.3 汗架: 包括一个不锈钢架;一组重约5Kg、底部面积约11.5cm×6cm重锤 (包括弹簧压板);仪器 结构应保证试样受压12.5KPa。 5.4 酚黄变试纸: 尺寸为:(100±2)mm×(75±2)mm,20℃时克重为(88±7)g/㎡,纤维素含量大于98%,含有BHT, 可使控制标样发生黄变,黄变程度用灰色沾色样卡评定低于3级。 注:1、每次测试使用新的试纸; 2、使用保护手套取用; 3、试纸用铝箔包裹,存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试纸开封后6个月内有效。 5.5 控制标样: 尺寸为(100±2)mm×(30±2)mm的白色聚酰胺(锦纶),在测试中会产生黄色色变。 5.6 聚乙烯薄膜: 不含BHT,厚63μm,大小为(400±5)mm×(200±5)mm。 5.7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 251 6 制样 所取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尺寸100mm×30mm,,避开折皱、疵点,距布边至少150mm,保证试 样均匀分布于样品上。 7 测试步骤 7.1 试样和控制标样分别放置在对折的试纸内,并分别用玻璃板隔开放置,组成一个6层的三 明治状组合体。 (图1) 注:当被测试样少于5块时,也要放置7块玻璃板。 7.2 将组合体用聚乙烯薄膜 (5.6)包裹,至少叠成三层,然后用胶带紧紧地裹起来,组成一 个密不透气的测试包。 第 2 页 共 3 页 企业标准 图1 酚黄变测试示意图 7.3 将测试包放在测试仪器中,并施加 (5.0±0.1)kg的作用力。 7.4 测试仪器放置在恒温箱中16h±15min,温度保持在 (50±3)℃。 7.5 取出测试包并去除包装。 7.6 将设备使用情况登记在设备使用记录本内。 8 评定 8.1 在测试包打开30min 内对试样进行评定,因为在空气中某些物质的作用下,测试中产生 的黄变会迅速地消失。 8.2 使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对控制织物进行评级,以确认其黄变至少达到3级,这可以证明 试验是否有效,如果控制织物没有发生黄变,则要使用新试样、新耗材重做一次。 8.3 在D65标准光源下,使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对测试后的试样进行沾色等级评定。 注:1、当试样出现斑点等不均匀沾色情况时,重新取样验证,多次验证仍存在斑点时,按正 常程序评级并备注 “不均匀分布的斑点”。 2、当试样的正反面测试结果不一致时,出具正面的结果,并备注反面的测试结果。 9 试验报告 9.1 注明试验参考的标准编号; 9.2 试验日期、检测员、校核员、仪器编号; 9.3 试样的黄变级数; 9.4 偏离本标准的任何细节及试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结束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