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勃列日涅夫挥舞着双手说:“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最后,戈尔巴乔夫沉思道:“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于是苏联解体了。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一则苏联笑话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改革的?
材料1、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材料2、(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1971),原苏联领导人。1953—1964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
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力图改革。
(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秘密报告”),为改革解放了思想
2.内容: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
农业
(重点)
工业
①实行 ,提高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 ;
③大规模 、提倡种 等
①废弃 ,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 ;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 。
农产品收购制
家庭副业
自主权
垦荒
玉米
部门管理体制
部分权利
物质利益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此政策失败,是其下台的重要原因。赫鲁晓夫外号“古古鲁沙”,俄文“玉米棒子”。
手持玉米的赫鲁晓夫
苏联的种植玉米宣传画
3.评价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造成思想混乱。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
1953-196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5%,是美国的2倍;
1954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1961年,苏联发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载人航天宇宙飞船成功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1、根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2、具体:
(1)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切不切实际的口号。(如玉米运动)
(2)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
(3)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作风浮躁,反复无常
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接见永载史册的征服宇宙空间英雄尤里.加加林
赫’生平最“得意”之作:
在联合国大会演讲席上,当着全世界代表脱下大皮鞋,用手一边大力敲打演讲台,一边大吐“口水”(口沫横飞)——十张纸巾都不够!!!
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有人说赫鲁晓夫上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材配送服务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2025高考全国二卷语文真题试卷+解析及答案.docx VIP
- 气瓶充装安全风险管控清单.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docx VIP
- 2025年广东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反洗钱法及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知识测试试卷.docx
-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PPT课件(全).pptx VIP
- 2025年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乱序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