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7T 329 马铃薯原原种离地繁育技术规程》.pdf

《DB1307T 329 马铃薯原原种离地繁育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23 DB1307 张 家 口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7/T 329—2020 马铃薯原原种离地繁育技术规程 2020-01-16 发布 2020-01-21 实施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07/T 329—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张北坝上马铃薯产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耀辉、马恢、籍立杰、张瑞玖、田国联、任德志、肖长新、侯志臣、李双东、 李爱红、程静、田佳、方爱国、吕品、安倩倩、刘晶晶。 I DB1307/T 329—2020 马铃薯原原种离地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原原种离地繁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棚室搭建、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 分级、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张家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T 25872 马铃薯通风库贮藏指南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脱毒组培苗或试管薯在防虫网、温室条件下生产,经质量检测达到GB 18133的要 求,用于原种生产的种薯。 3.2 离地 育苗盘与地面隔离的一种栽培方式。 4 棚室搭建 4.1 地址选择 远离马铃薯大田生产区和蔬菜产区,隔离距离不低于500 m。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较好的地块,避 免低洼地。水源和电力设施配套齐全。 4.2 规格要求 宜选用镀锌管,骨架每间隔0.9 m 一根,棚架中心最高点离地面3.4 m,肩高1.7 m ,跨度8 m 左右, 棚长80 m 左右,棚间距2 m,排间距5 m。一般南北走向搭棚,棚室建造满足承载力要求及结构安全 1 DB1307/T 329—2020 要求。 4.3 微喷系统 棚室安装微喷系统,组成包括主管、毛管 、重锤、微喷头。棚顶两侧固定1 寸PE 硬主管,下面 安装4 mm PE 软管,间距为1.8 m~2.0 m,毛管末端装重锤、微喷头,喷头射程直径为4 m 。 4.4 棚膜 选用抗老化、厚度0.12 mm 的无滴塑料膜进行封闭。 4.5 通风口 棚室两侧留通风口,距地面1.3 m ,地围高度0.3 m 。通风口用卡槽固定好网纱,网纱规格40 目。 4.6 缓冲棚 两排棚中间过道用管结构与网纱全部封闭做成缓冲棚。 4.7 苗床 苗床宜选用镀锌角钢焊接,长6.0 m,宽1.1 m ,高0.3 m 。 4.8 苗盘 材质PVC 材料,规格55 cm ×55 cm ,高度8 cm 。 5 繁育技术 5.1 整地 清除石块和枯草等杂物,在平整好的地面上铺设黑色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