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 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 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3 分) ①(表层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深层主观)情感的阻隔: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 望不见的失望惆怅心境的体现。(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真题示例( 2010 广东高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 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 2.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 3. 一二句中“送”“动”两字十分精妙。试作简析。 拓展练习 【注释】 ①挑:捉。 ②篱落:篱笆。 一二两句 描绘 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 梧叶飘飞的 画面 , 渲染 了凄凉萧条的 氛 围 ; 烘托 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 思念亲人的感情。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 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 一二两句 描绘 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 画 面 , 渲染 了凄凉萧条的 氛围 ; 烘托 了诗人诗人客居他 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 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 2.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 ① 借景抒情 。一二两句 描绘 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 梧叶飘飞的 画面 , 渲染 了凄凉萧条的 氛围 ; 烘托 了 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 渲染烘托 一二两句 描绘 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 画面 , 渲染 了凄凉萧条的 氛围 ; 烘托 了诗人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 念亲人的感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 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 2.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 ② 拟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 “动”, 赋予 梧叶、秋风 以人的动作 。写出梧叶、秋风不解诗 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 形象生动 地表达了诗 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 一二两句 描绘 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 画面 , 渲染 了凄凉萧条的 氛围 ; 烘托 了诗人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 念亲人的感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 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 2.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 3. 一二句中“送”“动”两字十分精妙。试作简析。 借景抒情 。一二两句 描绘 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 画面 , 渲染 了凄凉萧条的 氛围 ; 烘托 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 寞、思念亲人的感情。 送:送来。动:牵动。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 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 融情于景 , 渲染 了环境的凄清幽 冷, 烘托 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夜书所见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