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丰田普拉多(PRADO)是丰田陆地巡洋舰系列中的最新款SUV。这款全新开发的新一代SUV,配备了丰田全新4.0LV6发动机,排放达到欧Ⅲ标准。普拉多(PRADO)先进的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配以坚固的车架以及强化的悬架系统,使崎岖的路途变得舒适顺畅。作为一款越野车,四轮驱动系统可谓是重中之重。本文将着重为您介绍普拉多(PRADO)装备的全时四驱系统。
对于普通的锥形齿轮式差速器,不论是轮间差速器还是中间差速器,由于行星齿轮在吸收转速差时因自转而产生的内摩擦力很小,如果不对其进行限制或锁止,只要有一侧(或一轴)车轮滑转,则另一车轮(或车轴)的驱动力也会被限制到与滑转一侧车轮(或一轴)的驱动力相等,不能充分发挥轮胎的抓地力,影响汽车的越野性。普拉多(PRADO)的底盘系统采用了全时驱动方式,布置了3个差
速器:前、后差速器采用普通锥形齿轮式差速器,无差速限制和锁止装置,左、右两侧车轮的滑转通过TRC/VSC系统以制动方式来限制;中间差速器采用托儿森(TORSEN)T-3型限滑差速器。国产的一汽丰田普拉多(PRADO)采用4BM分动器,可以实现对差速器的电控锁止。
全时四驱系统的基本构成
丰田普拉多(PRADO)四驱传动系统的机械部分主要由变速器、分动器(可电控锁止差速器)、前后传动轴及前后差速器
等组成(图1)。
四驱的电控部分由
制动控制ECU、发动机ECU、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驻车及空挡位置开关、4WD控制ECU和分动器电控执行器等组成。分动器电控执行器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意愿(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汽车制动状态、发动机运行转速状态、变速器挡位状态等信号对分动器内的差速器进行锁止控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驾驶员操作,确保分动器内的传动切换准确有效,避免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的机件损坏。
● 文/广东 朱余清 吴伟斌 杨均忠
丰田普拉多四轮驱动系统
解析
分动器电控执行器
一汽丰田普拉多(PRADO)的发动机型号为1GR-FE,变速器型号为A750F,其分动器采用经过改进的VF4BM。如图2所示,分动器有L和H两个挡位,传动比分别为2.566和1.000,L、H挡位由驾驶员手动操作。驾驶员根据路面状况切换“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对差速器进行锁止,因而可实现H4F-H4L-L4F-L4L的换挡模式。H4F和L4F为分别对应分动器高、低挡的差速器“F”(自由)模式,H4L和L4L则为“L”(锁止)模式。其他类型的分动器如表1所示,其中VF2A分动器在普拉多2700车型上使用,TORSEN LSD为选装部件。
由变速器传来的动力经分动器的副
N E W C A R T E C H
新车新技术
不同行驶状态TORSEN LSD的扭矩分配
把分动器切换到H4F或L4F模式时,差速器处于“自由模式”,TORSEN LSD有如下的4种工作状态。
1.前轴转速等于后轴转速
当汽车在良好路面直线行驶时,前轮与后轮的转速接近相等,即太阳轮与环齿的角速度也相等,动力的传动路线如图6所示。如图7所示,太阳轮与环齿转速相等,行星齿轮不做自转运动,差速器的内摩擦为0,太阳轮与环齿半径之比为2:3,前轴与后轴的扭矩比为2:3。正常行驶时,后轴得到60%的扭矩,前轴得到40%的扭矩。这种扭矩分配方式与汽车的质量分配相对应,有利于利用车辆加速时后轴载荷大于前轴的情况下,提升车辆轮胎的抓地力,增加车辆的稳定性。
2.前轴转速大于后轴转速
当汽车转向或因湿滑路面导致前轮打滑时,车辆则会出现前轴转速大于后轴的情况。如图8所示,太阳轮转速大于环齿转速,两者的相对运动使行星齿轮被迫自
转。但是由于它与环齿和太阳轮齿相互啮合,啮合的齿形角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同时它与行星齿轮架之间也会产生摩擦力,因此行星齿轮的自转受到以上摩擦力的作用,挤压4号离合器盘。另一方面,环齿则沿轴向向左运动,挤压1号离合器盘。4号离合器盘的摩擦力,限制了高转速的太阳轮的转速继续增加,1号离合器盘的摩擦力,则把差速器外壳上的动力直接传递到环齿。由上可知,行星齿轮自传的摩擦力和离合器片的摩擦力构成了内摩擦力矩,从而增加了后轴的驱动力。前、后轴的扭矩分配比最大可达到29:71,从而减小前轴的扭矩,
把更多的驱动力分配到附着状况好的后轴。当车辆实现这种扭矩分配后,转向时前轴驱动扭矩降低,增加了侧向附着力,可减小转向侧滑的趋势,操作稳定性得到了改善,同时也提高了汽车在湿滑路面行
驶时的通过性。
3.前轴转速小于后轴转速
当环齿转速大于太阳轮转速,此时行星齿轮也产生自转(图9),自转时与环齿、太阳齿和齿架之间会产生摩擦阻力;同时行星齿轮沿轴向向左运动,环齿和太阳轮分别向左、向右做轴向运动,环齿仍然挤压1号离合器盘,行星齿轮挤压2号离合器盘,太阳轮挤压4号离合器盘,因此,后轴的高转速受到1号和2号离合器片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