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斗拱: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合称斗拱 。 斗、升 斗栱 栱 昂 斗拱 优选 * 斗、升: 位于一组斗栱最下的构件是坐斗(又叫大斗、宋称栌斗、汉称栌),有时也可单独使用。 栱:栱是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的短横木。 昂: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汉代未发现此构造) 斗拱 优选 * 斗拱 一斗二升 实拍拱 一抖三升 一斗三升 曲臂斗拱 八角柱和 柱础如倒置的栌斗 多层斗拱 优选 * 在宋《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拱称“一朵”。 柱头斗拱(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 柱间斗拱(宋称“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 转角斗拱(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转角科”) 清式每一组斗栱称“一攒”cuan 斗栱 优选 * 一、举架(宋称举折) 举:指屋架的高度,按建筑进深和材料定。 二、推山与收山 推山是庑殿(宋称四阿) 收山是歇山(宋称九梁殿) 目的为了屋顶不要太庞大 屋架 优选 * 三、梁(宋称梁或栿) 可分为单步梁(又叫抱头梁、宋称剳牵)da 双步梁(宋称乳栿)、三架梁(平梁)、五架梁(四椽栿)、七架梁(六椽栿)等。 宋梁栿fu的名称是按他承受的椽cuan数来定。 清按上承受桁heng或檩数来命名。 屋架 优选 * 四、桁fu(或叫檩、宋称脊榑fu) 桁:梁上的横木 五、椽cuan 椽:是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屋架 优选 * 六、其他构件: 1.瓜柱(宋称侏儒柱或蜀柱): 梁柱中两层梁间的短柱和支承脊檩的短柱 。 2.叉手和托脚 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 托脚是支撑平榑的斜向构件。 屋架 优选 * 3.替木: 起拉接作用的辅肋构件,常用于对接的檩子、枋子之下,有防止檩、枋拔榫的作用。 屋架 优选 * 五、多层木建筑 1.叉柱造: 上层柱插在底下华拱中,收半个柱径。 屋架 优选 * 2.缠柱造: 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结构外观稳妥,角部两面的普柏枋上各加一个大斗和一组斗拱。 屋架 优选 * 一、土墙 夯土墙,土胚墙等 版筑:夯土墙 墙壁 优选 * 二、砖墙 1.空心砖: 最早见于战国晚期、东汉中期墓。 2.条形砖(小砖): 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一段壁面 北魏嵩岳寺 汉代长、宽、厚比:4:2:1 墙壁 优选 * 3.空斗墙: 南方居民及祠庙建筑中常见。 墙壁 优选 * 三、木墙 由井干式结构形成,除应用地面建筑外也反映在商代及西汉的木椁墓中。 四、编条夹泥墙 多用于南方穿斗式建筑,可作外墙,也可作内墙。两面涂泥,再施粉刷。 墙壁 优选 * 课件 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史 优选 *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的优势,掌握木构建结构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理解古构架中主要结构构件的功能作用;掌握古代单体建筑和群体组合的典型特征,掌握门窗、屋顶、天花和藻井、彩画等建筑装饰的主要特征。 【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 能够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单体建筑、群体组合和装饰艺术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特征 木建筑的优势和木构架结构体系(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特征 单体建筑特征、建筑群体特征、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特征 门窗、屋顶装饰、天花和藻井、色彩、彩画等 优选 *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创作出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结构体系、形式及装饰样式,仿佛一首美丽的诗歌,涓涓流淌,历久不衰。我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种美丽传承和发展。 这里所谓特征,是指从现存中国古代建筑实例中所概括出来的、普遍存在的、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独特之处。那么到底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体现在哪里呢? 优选 * 2.1木构特征 2.2建筑特征 2.3装饰特征 本章内容 优选 * 2.1木构特征 2.1.1木构架的优点 2.1.2木构架结构体系 优选 * 2.11木构架的优点 1.“墙倒屋不塌” 2.易安装拆卸 3.适应性强,隔热防寒减震 叠梁式(抬梁式) 中国古代木构架 穿斗式 井干式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与唐代,宋代精致化,明清达到高潮。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优选 * 抬梁式(叠梁式) 1.春秋时期出现,唐代成熟。 2.多用于宫殿、庙宇大型建筑。 chuan lin 3.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 4.室内空间大、少柱。 5.用材多(柱梁处)施工复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