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董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 《别董大》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 )诗?表达了诗
人( )的感情。
2、诗的前两句是( )描写?
3、诗的后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答案: 1、唐 高适 送别 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
2、环境
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以后没有人
了解你,赏识你。天下人谁不知道你呢?
4、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古诗《石灰吟》
“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石灰吟》就是赞
颂()。 1 、 《石灰吟》这首诗中最有名的诗句是(),意思是()。
2、在《石灰吟》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的诗句还有(),意思是说()。
3、这首诗通过赞颂石灰()的精神,表达了于谦也要像()一样,
任凭千()万()、()焚烧,哪怕粉骨(),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
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若等闲”的意思是(),清白指石灰的()。
3、我知道诗中()和()是一对同义词,()和()是描写动作的词,
我还能写出“若”的同义词是()。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训练
1. 从格律上看, 这是一首 ___ 。作者是 ( ) 朝的著名诗人 __ 。 (3 分)
2.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4 分)
A. 送别诗 B. 弃妇诗 C. 宫怨诗 D. 爱情诗
3.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 ______时节,_________________的情境 (4 分)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结构上看是本诗的 __
____ ;运用了 ______的修辞手法。( 4 分)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是写( ),是借景写理的诗,所以人们称
这类诗为( )诗。 (3 分)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一诗中的理是由塘而( ),见( )觉清,由清
思源,自然天成。 (2 分)
3、“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 _____________。
4、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关于 _________的心得体会。
5、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6 、 《观书有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这首诗
以_____的手法,借 __________的形象来壁喻 __________。这首诗告
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水,哲理 ( 理趣 ) 2、 水 水 3、 源头活水 ,指从书中不断汲
取新的知识。 4 、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
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镜子”中荡漾。(说明:语言要生动、形
象) 5 、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 (或:
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 (说明:大
意正确即可)
望月怀远练习题及答案
1. 说说此诗是如何做到紧扣题目的?
2. 写出第三句中的情人的三种含义:
(1)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3. 此诗是如何处理景和情的关系的
4. 首句“海上生明月”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节 温度 (课件)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9页PPT).pptx VIP
-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一百道题.doc VIP
- 咖啡种植课件.pptx VIP
- Unit 2 Meet My Family!(重难词汇精练)(解析版)-A4.docx VIP
- 阿联酋航空公司介绍课件.ppt VIP
-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国企纪委书记竞聘面试题笔试题4套和专业题26问及答案.docx VIP
- 松下相机DC-S5使用说明书.pdf
- 《肺癌患者的护理》课件.ppt VIP
- 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 学堂在线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