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针刺伤的预防.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刺伤的预防 补救 原因 定义 防护 针刺伤的定义 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处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 据美国CDC对针刺伤研究得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 针刺伤的原因 自我防护意识差 不遵守操作规程 护理人员短缺工作繁忙,抢救应急状态 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 护士针刺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针刺伤的防护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手套的合理使用 常见高危操作(一) 操作前(非感染危险)拔下针头帽时、抽吸药液时、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头帽时损伤 操作中损伤(感染的危险因素)各种注射时、经静脉输液时、传递中受伤、拔针时 常见高危操作(二) 常见高危操作(三) 操作后 整理用物时——被治疗车或治疗盘中的针头刺伤,分离针头与输液器或注射器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规范安全的操作规程 禁止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作 作拔下的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放置 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确定利器盒未装满或无针头突出),针头严禁混入其他垃圾 操作后应及时料理场地,不要留给他人料理 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建立健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 针刺伤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一) 如果不慎被刺伤: 立即挤出伤口部分的血 流动水下冲洗 碘伏,酒精消毒伤口 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填表(48H内报告上级并填表,72H内抽血检测,注射相应药物,6--12周不要献血) 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按时接种乙肝疫苗 针刺伤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二) 针刺伤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三) 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做血清检测,于刺伤后第四周,第八周,第十二周及6个月检测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被HIV针头刺伤后,应在4H内,最迟不超过24H进行预防用药,可用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给予预防 手套的合理使用 研究表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针刺穿手套,其相关人员所接触到的血液比裸手操作可能接触到的血量低50%以上,针刺入手套,通过有弹性的两层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 0.20%-0.25%。这一数据表明:在处理针头,被污染的器械,抽血时戴手套的重要性 预防针刺伤 使用留置针 使用BD 谢 谢 ! 单手回套针帽 树立“关爱病人,关爱自己”的观念——增强防护意识 树立“关爱病人,关爱自己”的观念——增强防护意识

文档评论(0)

182****31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