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用表现手法.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1.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运 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 质,给人深刻启示,例:“越王勾践破吴归,战 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 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 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 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 史思考。又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 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 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宋·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 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陶者》 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 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 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 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 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 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 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 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 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2.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虚实结合是指 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或过去的、未来的景、事互 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景。如《梦游天 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 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 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 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 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 霖铃》)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