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校征文1000字.doc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一:《感恩母校征文》   农大育我,我爱农大   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刚进农大,犹如稚童那样充满好奇。慢慢地,终于把自己融入其中,这才发现作为农大一个分子,是多么自豪,我可以穿着校服向别人炫耀——我是新疆农业大学的学生!渐渐地,成熟多了,才发现身边的人是那么勤奋,懂得了尽早努力。明天,我可以为农大争光荣。在悠闲平淡中,大一很快结束了。大一来时,正逢上届学长们离去,不由地感慨,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快乐而无憾的离去吗?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带着辉煌的成绩离开吗?我告诉自己,会的,经过努力,一定会的!每一座高楼,每一片虹子湖畔翠色欲流的柳叶下,都会有农大同学朗朗的读书声,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打拼属于自己的未来;知音广场上还有那么多轮滑的同学,他们在认真的找着平衡点;体育场上那些流着汗水却坚持运动的朋友们,我看到了你们的认真,坚持,热情!这不就是母校赐予我们的精彩的生活吗?这样优异的环境我们怎么可以不努力?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新疆的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农牧业生产落后,为了进一步培养农牧专业人员,当时新疆省政府曾向苏联贷款500万卢布,于1934—1936年派出300多名留学生到苏联塔什干中亚国立大学,12名青年到萨马尔罕、安集延和阿拉木图等农业专科学校,学习农、林、牧、水利等专业。他们分别于1936年至1940年先后学成回到新疆工作,对新疆农牧业生产和科研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2年4月7日,王震司令员来到第二步校,宣布了军区筹建八一农学院的命令。任命军区副参谋长杨捷负责筹备工作,确定在1952年8月1日建军节开学,同时任命军区第二步校政治部副主任宁必成负责第二步校停办后干部与学员的安置工作。第二步校的老满城校址及校内一切财产,包括土地、房屋、少量图书及仪器设备等均由八一农学院接管。院址老满城位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城西八里许,原名巩宁城,建于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该城呈正方形,周长9里有余,东西南北各约2里,面积约合2,000余亩。   学校已建设成为以农业学科为优势,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学科领域,以应用学科为主要 发展方向,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办学层次,农、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成为了新疆培养高级农业科技与管理人才的基地。学校设有农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等20个学院和1个体育教学部。学校闲有普通本科生近20000人,硕士研究生2500人,博士研究生145人。建校54年来,为国家培养的8万多名大学生遍布天山南北。 在学科建设上,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获得硕博连读招生资格及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学校本科专业增加到54个。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国家林业总局重点学科和5个自   治区重点学科。有7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特色专业,获得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专业成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   学校已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7门,“草地资源与生态教学团队”等6个教学团队成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5名教师获得自治区“教学名师奖”,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80项,其中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95项,自治区厅局级项目105项,到位总经费1亿元。获得科技成果奖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农作物品种审定6个;专利授权19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件;发表科研论文4900篇,其中SCI收录180篇;学校在河流泥沙处理技术、干旱区节水技术、作物新品种选育、特色林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马产业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服务“三农”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学校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   了协作关系,先后聘请近300多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科研合作,先后派出50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赴国外学习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连续17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1998年荣获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2001年荣获全国大学

文档评论(0)

专注考试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提供各类职业考试、编制考试精品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