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区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166题).pdfVIP

连云区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166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云区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 (共166 题) 一、判断题。(65 题) 1.我国第一个防震减灾示范区在福建省闽南地区。 √ 2.1994 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每年 10 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 3. 《防震减灾法》是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重要法律。√ 4.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是1998 年 12 月 17 日由国务院第255 号令发布施行,同时废止国务院在 1988 年 6 月 7 日批准,同年8 月 9 日国家地震局发布的《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5.《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是2011 年 9 月 23 日经过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十四次会议修订,并于 2011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6.防震减灾人人有责,如有条件,任何组织或个人均应及时发布地震临震预报。× (答:《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地震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 有关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统一发布,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发布地震预报。) 7.地球表面是一块完整的岩石。× (答: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 8.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 9.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低,破坏小;反之烈度高,破坏 大;× (答: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坏大;反之烈度低, 破坏小;) 10.横波的到达警告人们应尽快做出防备。× (答:纵波先到达地表,人们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纵波的到达警告人们应尽快做出防 备。) 11.震级小于 3 级的地震为弱震。 √ 12. 我国自建最早的地震台是建于 1930 年的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自建最早的遥测台是建于 1966 年的北京遥测台网,有 8 个子台。 √ 13.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尧舜时代发生在蒲州的地震。 √ 14.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公元 132 年我国东汉科学家司马迁发明的。× (答: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公元 132 年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并于公元 138 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 15.据统计 9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16.全世界 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17.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是造成人们有感和房屋破坏的直接原因。√ 18.在震中区,人们对横波的感觉是上下晃动。× (答:在震中区,人们对横波的感觉是前后左右晃动。) 19.地震之前穴居动物如鼠、蛇、蚯蚓等会在冬眠期间大量出洞。 √ 20.地震之前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泥鳅、金鱼等会翻腾跳跃、打漩、狂 游、成群漂游水面。 √ 21.地震前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有时会游到浅海.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肚朝天, 甚至死亡。 √ 22.地震前飞行动物会惊飞、惊叫、不进巢、不进食、撞笼、改变栖息方式或呆滞无神。 √ 23.动物行为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 (答:动物行为异常不一定与地震有关。因为引起动物反常现象的因素很多,动物有反常表现不 一定就是地震前兆。) 24.地震是有前兆的。 √ 25.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称为宏观 前兆。× (答: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称为 微观前兆。) 26.微观前兆是指人的感官能够察觉的现象,如井水异常,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答:宏观前兆是指人的感官能够察觉的现象,如井水异常,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27.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 (答:不一定。由于地下水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异常变化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 28.观测地壳应变、地壳应力能预报地震。 √ 29.我国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了 1975 年 2 月 4 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 级地震,被世界科技办 称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 √ 30.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主要直接灾害是地震引发的火灾、水灾、海啸等。× (答: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主要直接灾害是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31.地震破坏作用有破坏面积广、具有连锁性、多发性等特点。 √ 32.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效而有秩序地做好应急与抢险救灾 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 33.1976 年 7 月 28 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 级大地震。 √ 34.3.11 日本宫城县海域9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