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绽放的形式 陈寅恪读后感.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绽放的形式 有些人在国难当头时选择了拿起枪杆来抗争,而有些人则选择了恪守一个民族的传统,维护精神,思想上的尊严。 陈寅恪是后者,这种选择无对错,但后者却思考得更长远。 陈寅恪正是选择了这样一种绽放的形式,用生命去背负,追求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自由与独立。 他通晓英、法、俄等22种文字,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被誉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梁启超曾这样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的有价值。”可见陈寅恪却的学识是如此渊博,无愧于一名伟大的学者。 然而比起他学问的精深,更吸引人,更另人敬佩的是他的人格精神。 首当其冲的是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持守护。他曾以对子考学生,他认为这更符合中国国情。“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山河破碎,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做出了惊人的壮举,写下了不朽的中古史名著。他选择以这种在当时来说默默无闻的方式绽放,投笔从戎的多,而像他这样坚持自己的位置的少,他在战火中继续研究,用燃烧生命的方式,恪守着一个民族之传统,有哪个文人有他这样的气节?瞿秋白以书生的身体选择了当一名战士,英勇地战死,这值得赞赏,而自古以来便有班超投笔从戎的举措,“大丈夫安能守于书宅?”陈寅恪则更冷静,他安于书宅,却心怀天下苍生,在所有人奋起时,他选择了做好本份,做一坚实的盾来抵挡威胁着中华文明刀刃。一个文人在国破家亡之时所能做的就是传承,因为肉体倒下了,精神却能存在更久,更能影响这片土地上的人。陈寅恪身体力行,在混乱的时代里他的光芒是那么微小,但他尽到了读书之人的本分,他的“微光”将一直延续,闪烁在时代的荧幕上。 同王国维一样,陈寅恪追求的是独立精神,自由的思想;但他比王国维更有担当,更有去实践的毅力与精神。并不是说王国维软弱,而是在面对逆境,面对思想的控制时,王国维选择了跃入颐和园冰冷的湖水,永远静默。而陈寅恪却表现了他的气节,他不愿沉默,他的骨气,对于自由,独立的执着,使他永远睁大眼睛,永不放松。纵然被人批斗,他却展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不畏流言蜚语。他选择了面对困难,在逆境中开花,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他的书被烧了,纪念意义的饰品丢了,他痛苦,悲愤,但却永远是一个有思想自由的不屈文人,剜心透骨的痛无法阴碍他的前进,公开表达对政策干涉学术的不满。 传说中有一种荆棘鸟,只有当它被荆棘所刺伤时,才能放声歌唱,直唱到死去。陈寅恪选择了这样一条荆棘之路,在荆棘中高歌,绽放,直到秋叶凋零,落叶归根。 陈寅恪是个真正的学者,他用生命诠释着传承与守护,自由与独立,以最美的形式绽放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